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泯灭文学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定税法

泯灭文学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定税法

作者:计划持续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31:50 来源:258中文

从早开到晚,始终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第二天继续议论,还是没个结果,第三天,户部几乎成了吵架的地方了,户部们你争我吵,各执己见,侯光远拿不定主意,任由他们争吵,此刻一向精明强干的侯光远被复杂的税务折腾大了,皇帝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还没商量出个结果,都干着急。

户部正争吵的火热,一个人走进户部,他来户部批一款银子,来办理批文,发现大堂内争论不休,便凑进去看个究竟。

侯光远正烦心不已,忽见门口闪进一个人来,极为不高兴的问:“你是谁?”

正在争论的户部官员们止住争吵,看向门口,只见一个清俊小生,身高七尺,身穿七品鸳鸯官服,站在门头探向头向内瞅来,看上去,这个人眼睛犀利,十分精明。

年轻小生见到户部官员正在议事,自感唐突,于是站在门外拱手回道:“下官刑部员外郎洪承畴见过部堂大人。”

“哦,你来此何事?”侯光远不耐烦的问道。

“下官奉命前来换批公文,支取刑部大牢费用一千两。”洪承畴俯身恭敬道。

侯光远烦心的看都不看他一眼,坐在堂位上,轻轻一甩袖子,“本部有要事协商,改日再来!”

“如果改日再来,刑部大牢里的犯人恐怕就要饿死了。”洪承畴见侯光远举止甚是轻浮,也有些不悦,话语间不卑不亢。

“嗯,”侯光远大为不快,嗔怒道:“本部堂正在商议大事,有什么事改日再来!你先下去吧!”

被侯光远无名的呵斥,洪承畴也是不悦,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劲登时涌起,他站在门口没有转身回走,反而挺胸大步踏进部堂,面色冷峻,直面侯光远。

侯光远惊怒,想不到一个小小的七品员外郎竟然藐视上官。户部在堂内议事的官员都惊怒的站了起来,指着洪承畴大骂:“好一个无礼后生!滚出去!”

侯光远脸色铁青,正要叫人将他乱棍打出去,洪承畴开口说话了,“下官在外听各位大人正在商榷商税一策,本以为这么简单的事竟然让各位大人争的面红耳赤,吵闹不休,真是有伤朝廷体面。”

“休要口出狂言,这里是户部,在这里的都是我大明税制英才,你个小小刑部员外郎懂什么!?”侯光远怒喝道。其他官员也都大声嚷嚷起来。

洪承畴笑道:“听大人们议论,皇上的税制无非是赋税、商业税、海上贸易税三种,其中商业税和海上贸易税较为复杂,大人们商讨始终无定论,下官曾在陕西任布政使,贴近民情,深知税务之弊害,若论税制,下官可比各位达人更了解详情。”

“你知道什么?!”侯光远大眼一瞪,怒道。

“哼,”洪承畴冷笑道:“国家取之赋税,商业税却多如翎毛,反而征缴不过杯水车薪,可见其中逃税、官府敲诈勒索,肥己欺公司空见惯,已危及朝廷财政,皇上洞若观火,深明此中利害,决心整顿税制,尤其是商业税,可清查店铺,按利润定额抽取,摊贩缴纳出摊费,分上中下三等;海上贸易设卡取进出税收,以货物总额按价计征,也分上中下三等;矿税定额抽取,均可得实效。”

侯光远听的有点门道,原本怒不可遏的表情顿减下来,口气也变的和蔼,他慢慢的坐下来,嘴唇一惊轻轻的抖动一下,略带微笑的说:“你可详细道来。”

众位户部官员也都安静下来,听得有点意思,都竖起耳朵细听。

洪承畴见众位都平静下来,便将税制一一盘出,大意是户部每两年普查一次税制,适时增减、调节税制,户部增设海关司,专管海上贸易税务征收,国家重点控制酒、盐、矿务等税,关市之征实行定额征收等。

洪承畴侃侃而谈大约半个时辰,所说明晰,言之凿凿,一解侯光远的困惑。侯光远大喜,按照皇帝的大纲,详细拟定了细则,转呈皇帝。

朱由校见到这么详细的税制改革方案,十分高兴,这税制基本体现了高利润高税收,低利润低税收或不收税,还有那个关市之征,可以说是后世营业税的雏形,只有做生意就要缴纳税收,这和是否盈利没有关系,保证了税源的稳定。尤其是拟定《税制章程》,竟然将税制单独制定法律条文,这让朱由校很是意外,而且连他都没有想过要立法的。朱由校十分高兴,想不到侯光远这么能干,脑子还是很先进的嘛,超前意识很强,于是喜滋滋的赞道:“爱卿劳苦功高,这税制明细深合朕意,尤其编制《税法章程》,这种奇思妙想真是神来之笔,你能想到这点,朕真是大慰平生!”

侯光远听到皇帝的赞许,竟惶恐起来,跪地回道:“陛下恕罪,这并非微臣所能,而是另有他人,否则,微臣必将辜负了陛下。”

“哦,”朱由校狐疑起来,问道:“谁?”

“刑部员外郎洪承畴。”

“洪承畴?”朱由校吃惊的念道。洪承畴再熟悉不过了,没学过历史的也知道洪承畴,后世很多人不知道洪承畴的才干,却多为人知的是他降清做了汉奸,遭后人唾骂。

这是个人才,可惜后世的崇祯皇帝没用好,要不然还能顶一阵子,明朝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朱由校万万没想到洪承畴懂得财税,这与他所熟知的军事才干不相称,他要见见这个人。

朱由校为之兴奋,在这个乱世年代,人才很重要,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朱由校即刻下令,宣召洪承畴进宫见驾。朱由校赐座与侯光远,在此间隙,君臣二人商讨别策,静候洪承畴进宫。

一个时辰后,洪承畴满面喜色,在宫人的带引下进宫径直到乾清宫。洪承畴暗喜,终于能见圣了,前途一片光明,同时也恼怒前任首辅方从哲言而无信,没有举荐他。

他昂首踏上乾清宫的台阶,每一步都走的沉重而欢快,一步一台阶的上升意味着他的前途也跃然上升,就像踏上了通往天宫的阶梯,一步步高升。

跨进乾清宫殿门,里面辉煌威严,金碧生辉,御座高高在上,龙头生威,栩栩如生,殿高瓴美,尽显皇家显赫雄威。小太监指引洪承畴向西暖阁去,皇帝就在那等着他。洪承畴稍微整了整衣帽,小心翼翼的随着小太监的指引走进西暖阁,他微微颔首,但见侯光远坐在侧旁,余光眼角见到在御案前的年轻皇帝,不动声色,眼光甚是犀利,让人对接目光都感寒颤。

天子果然威严。

十几年的皇家生涯,让朱由校渐渐透射出威势,是皇家与生俱来的气质,他见到进来的高俊文生,真想象不到这就是叱咤战场上的洪承畴,一副儒生模样,清俊洒脱,让人见到便感到是文弱书生,墨客风骚,一点军旅杀气都没有。

洪承畴进入西暖阁,向皇帝跪行大礼,朱由校也赐座与他,与侯光远相对。

朱由校手拿侯光远递上来的呈报展在他面前说:“朕看了这税制新改之策,很不错,听闻侯爱卿所言,是你提议的?”

洪承畴拱手俯下上身回道:“微臣谬论,圣上抬爱了。”

朱由校笑而说道:“好一个谦谦君子,侯光远举贤无暇,坦荡胸襟,朕能得两位贤臣,是大明之幸,”侯光远听到赞许,潸然的拱手敬了敬,朱由校也回之一笑,又继续对洪承畴说道:“让朕棘手的赋税革新方案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拿出章程,确实不错,朕深感欣慰,你就到户部去吧,擢升你为户部右侍郎,协助侯光远将税制章程完善,要在十月敲定后颁布,天启二年正式实行。”

二人起身拱手称是,洪承畴更是喜出望外,从一个七品直升到了从二品,新皇登基以来许多人飞跃式的升迁,这可是近百年来最多的一次了。

朱由校又郑重的说:“海上贸易越来越重要,其利甚巨,户部要专门成立海关司,负责海上贸易税额管理,这件事就由洪承畴主办。”

海上贸易让朱由校不得不重视,他曾翻阅户部历年账目统计,发现海上税额年入不过几十万两,对于东南沿海贸易繁盛的景象来说这点钱几乎就是免关税的,如此巨大的利益竟然被朝廷忽视,这对于有着现代理念的朱由校感到极不可思议。历朝历代重农抑商,朱由校是要实行农商并重,尤其海上贸易,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西方殖民者已经将爪牙伸向了世界各地,如果不是内忧外患,他也会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舰队,与西方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侯光远和洪承畴走出乾清宫,二人已经变成了上下级,两人刚出乾清宫,洪承畴便向侯光远敬礼道谢,侯光远也轻松愉悦,有了这么个能人帮忙,棘手的赋税革新就好办多了,自从新皇登基,户部俨然成了各部最忙的衙门,户部官员几乎是天天没日没夜的加班延点统计造册,或者奔波于各地监察土地清丈,在户部甚至有着“宁肯当个城门官,不做户部尚书”的怨言,看看走在大街上的京官们,如果哪个官员困倦无神,身瘦面黄,那一定就是户部的官员。

累,已经成了户部官员的共识。

在朱由校先前的高压政治下,清肃了一大批庸官贪官,内阁也换上了他的心腹之臣,朝政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焕然一新,虽然还有些阻力但已构不成影响,他对贪官劣绅毫不手软,基本都是抄家,这也得益于抄家得来的几百万两银子,对冲了这一段时间的国库开支,强力的反腐也让官员们收敛了许多,他们亲眼见到都察院全体清查,连地方的巡察使都没能幸免,各部主事言官们除了杨涟下场好点,基本都已获罪,上次参与罢朝的官员们几乎一个个被革职或获罪,这种打击报复可谓渐进式的,让官员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京察大计的时候基本上定你个不称职,就被了革职,再查出你一点的小过失,哪怕是在外吃了一顿便饭都说成是受贿行为不端,也被革职查办,弄的你一点办法也没有,自此在京的官员们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收贿索贿,朝廷办事效率也高了,慵懒之气逐渐消去,干事勤奋。

正在朝政蒸蒸日上,新政有序推进,朱由校憧憬美好的未来,大明中兴有望的时候,北方又出事了,这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