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傲世绝宠:魔眼大小姐 > 第110章

傲世绝宠:魔眼大小姐 第110章

作者:我叫罗三炮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1:36:34 来源:258中文

第一百一十章

她闻言点点头,又不放心的问道:“那些防暑、驱蚊的药材可都准备好了。”

“姑娘,都已经准备妥贴,另外准备了三把雨伞,三双木屐,还有一个小炉,一个汤罐,一个打水用的小桶,一面小锅。”

木柔桑觉得木槿之出门就是搬家,事无巨细样样都得准备妥当。

“嗯,你等一会儿,那两个主要箱笼,一个装我哥哥的衣裳和书籍,一个装铺盖,你先出去吧,一会儿叫春染把昨儿收拾好的几床薄棉被拿给你,晚上万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好拿出来盖着。”

再仔细想想自己先开了厨柜门,翻出几个干荷叶包了几盒点心,又拿了两只酱好的兔肉:“这些一份放到我哥的牛车上,一份放到杨子轩的牛车上。”

这一次出门基本上都是用牛车而弃马车,看来刘秀才对游学一事很有经验,连车速都考虑到了。

“是,姑娘。”

春染一会儿把荷花研细端进来:“姑娘,已经研好了。”

木柔桑嘟嘟嘴,示意她把这个递给旺财媳妇:“春染,随我去一下房里。”

“把这两日赶做的几床薄被子拿出来。”

春染随她一起进了房间,从柜子里翻出两个包裹:“姑娘,都已经打包好,连带杨家少爷那一份都一起包好了。”

杨子轩来的那日正好木柔桑几个合力在缝这薄棉被,索性多做了一份,不管用不用得上,就这薄薄一层,只要下点雨就能用上。

“嗯,把这些都拿去交给拾书,然后把我哥和杨子轩用的也一并交待清楚。”

春染正准备把包裹抱出去,木柔桑又叫住她:“你出去顺道把我哥哥叫来,我有事找他。”

等春染出去后,她开了私库,从里面又挑了几匹细棉布,几匹绸缎料子,还有文房四宝。

木柔桑还在小私库里翻箱倒柜,木槿之在房里间没见到她人,便绕到后面的私库门口,果然看到一个小身影跟只小仓鼠似的在忙碌。

“妹妹,你找我?”

木柔桑正准备打开钱箱子,看到木槿之过来连忙招手:“哥,快过来!”

“妹妹,怎地还准备如此多东西?”木槿之看着中间几个箱笼上堆了几匹布并文房四宝。

她看了一眼笑道:“想着即然是去别的学堂交流,怕是哥哥会结交一些好友,先准备上一些适宜能拿出手的以备不时之需。”

木槿之伸手翻翻那些东西:“应该够用了,不用准备太多。”

不知为何木柔桑总觉得木槿之不止去一个月。

她打开钱箱从里面拿出几张银票:“哥哥,这里有一百五十两银票,我已经给你换成了两张五十两,五张十两的银票,好方便哥哥出门使用,在哥哥的里衣有缝了贴身用的小口袋,哥哥把银票小心贴身放着,那口袋缝得很深,这银票是用油纸包好的,一时半会儿沾了水也不会弄坏。”

她又拿起一个靛蓝绸缎面子的钱袋子:“这里有十两散碎银子,哥哥带在身上零用,我给了拾书两吊铜板子,用来打赏买东西的。”

木槿之点点头:“那些他都会记好帐,每日哥哥都会看一遍。”这些习惯从拾书开始学识字就学着弄了,木柔桑不是怕他贪了那些散子,只是想让她家哥哥与拾书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清楚自已的钱花往何处了。

“嗯,哥哥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不平之事万万不可强出头,不然哥哥若是出事,妹妹可怎么办?”木柔桑担心的叮咛。

木槿之笑道:“妹妹,哥咋发现你越来越像村里的阿婆们了?”

呃,这是嫌弃她啰嗦?好吧,事实上这些话她已经重复很多遍了。

木槿之见木柔桑一脸便秘样,一本正经的说道:“妹妹放心,哥哥不会那么没脑子,我家不过是小户之家凡事都不可强出头。”

他家没人撑腰不说,而且闹出事儿来也没有哪位大神能帮他收拾残局。

“嗯,哥哥在路上碰到何事,一定要与杨子轩商量,到底他时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木柔桑的小心肝快扭成小麻花了。

嗷唔,她舍不得哥哥出远门。

“妹妹,安心在家等哥哥游学归来,如今天夏收已过,家中的事宜也不算太多,得了空闲多去村里走动,也可以去拜访哥哥同窗的妹妹,这一次严兄,潘兄都会去游学,严小姐还时常问他哥哥,怎不见你去她家玩。”

木柔桑想起那个爱吃飞醋的小姑娘,她要是去了,桂芝姐还不得扯掉她的小耳朵。

“哥,等有空闲了再说。”

木槿之十分无奈,自家好友千拜托万肯求,可架不住自家妹妹是个有主意的,反正他已经说过了,尽到了同窗之谊,至于妹妹有没有时间的问题,他认为只要妹妹开心就好。

“哥哥今日离家后,我已经同意杨哥说过了,他晚上会过来睡在东厢房里,哥哥已做主,索性接了凤钗妹妹过来住上一段时日。”他是怕木柔桑一个人在家不安全,也怕她一个人在家寂寞,把凤钗接过来陪着她打发时间,反正他家不差那么一两口饭菜。

“知道了,哥哥,你在外头也要好生照顾自己。”

木槿之接过银钱小心的贴身放好:“哥哥这一次出门没有带剑,杨子轩说过了,那剑没有编号,无证可查不适合带出门,回头他会帮我弄一把好剑。”

这对杨子轩而言还是极容易的,两兄妹都没有想到找苏瑞睿,实在是觉得他离自家的生活太过遥远,用木柔桑的话说,他不接地气儿。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这时春意过来说早饭准备好了。

“啧啧,桑桑是不是舍不得你哥哥哭鼻子。”杨大少爷大大咧咧坐在桌子前,正准备开动。

木柔桑横了他一眼:“才没有,你怎么不先吃啊?”见他没有开动很是奇怪的问道。

杨子轩得意的回应:“爷要出远门,自然得等你两兄妹一起,再说爷在你家是正儿八经的客人。”

“嗯,你是客人,我就没见过把别人家当自家的客人。”木柔桑反击过去。

“呵呵,桑桑,咱们不是太熟了嘛,要是还那样客气,不是太对不起这份情谊了,是吧,槿之弟。”杨子轩很喜欢木家,兄妹之间的手足情很让他好生羡慕。

他喜欢窝在她家里,看小不点的她每次见到木槿之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喊哥哥。

在京城时,常常一个人爬上屋顶躺在上面看星星,要是自己也有个一奶同胞的妹妹该多好。

吃过早饭,木府门口停着两台牛车,在牛车末尾不显眼处停着一辆小驴车。

“姑娘,少爷们,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拾书、研墨都并立在牛车旁。

杨子轩这一次也只带了三个人,看来与木槿之一样。

木柔桑上同木槿之上了牛车,这还是她第一次坐这辆改造好的大车。

外面蒙了一层青粗布中间两层是用竹条编织的棚子,而在两个棚子中间夹上一层油纸,又于棚子里面又用糯米糊糊贴了一层粗布。

木柔桑家的这辆牛车有点逢车的味道,只不过比那要小些。

木槿之好奇的卷起后面的竹席子往外看:“妹妹,这个棚子好,夏天够热,这样卷起席子放下棉帘子即透风又遮阳光,还不影响在车内看书。”

他说的是地儿够大,这个车子还真能睡上两个人。

木柔桑只是笑笑:“哥哥喜欢便好,想着哥哥出门不容易便定制了这样一辆车,这样哥哥即不用担心看不了书,又不用担心没地儿休息。”

杨子轩这时弃了他自己那辆爬到这辆上面来,他左摸摸右瞧瞧:“我咋没想到呢,我的那辆车比你的小可是却重多了,全是木头的。”

“这也是村里那个老木匠说的,只在几个几个地方用木头固定,其余地方用竹子,这样即牢固又减轻不少重量。”木柔桑当时只是拿着枝画了一下大篷车的样子,没想到老木匠能修改的如此好。

“可不是,爷瞧着这个就很好,地儿够大,想怎样躺都可以,你看就这两边有木架子固定,把这些东西都卡在中间,这样都不用担心被大风刮跑。”杨子轩决定了:“槿之咱们是好兄弟吧!”

木槿之摸摸头憨笑装傻:“我很喜欢妹妹准备的这辆车。”杨子轩想要也不成咯!

“呃!我只是想和你坐一辆车,我那辆叫小厮们坐,哦对了,小桐和拾书留在这车上伺候着。”杨子轩得意的摇着扇子,他的那辆牛车哪有这辆凉快。

木柔桑好笑的对拾书说:“好了,叫车夫们走吧!”

又把早上吩咐拾书准备好的点心都拿出来摆到小几上:“我怕你们路上会饿,多准备了几样点心,因天气太热,不能放到明天,每样准备的不算多,哥,我多准备了一份酱兔肉,回头你差研墨送去给干爹。”

刘秀才很喜欢那种辣辣的酱兔肉,杨子轩吃不了那么辣的,只能分开做好。

“嗯,妹妹在家也要注意安全,哥哥不在家,已经告诉铁树哥,桃花若是有时间会来找你玩,若是在家闷得慌想去镇上,记得带上旺财婶子,或者叫上秦二婶,我想她肯定很乐意。”

木槿之同样不放心木柔桑,游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再加上加里事多,不然,他肯定要把自家妹妹拴在裤腰带上,他去哪儿带着妹妹去哪儿。

“哥,你放心吧,有桃花和凤钗那两只皮猴在,家里就差不多要被两人翻个底朝天了。”木柔桑笑眯眯的坐在小几一端,开始为两人沏茶。

“桑桑,好久没有喝你沏过的茶了。”

杨子轩端坐一旁,他刚才真的听得好心酸,这种感情在侯府根本见不着,也许奶娘说得对,自己真应该时常与两兄妹交往,因为两人是真心待他为朋友。

“好啊,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菊花茶,不过是陈年的了,今年的菊花还没有开。另外就是你上次喝的铁观音,还叫拾书带了些绿豆,隔三差五的叫他熬些绿豆沙给你们喝。”

车内最底层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编织的席子,上面再铺上几层粗布缝制的毯子,毯子上面再铺上一层黑色的细棉布,鞋子一并都放在车门口一旁的一个竖立的柜子里。

在车门口附近便是放了一个小茶几,方便大家喝茶,看书,写字用的。

木柔桑此时正从车边暗阁里翻出几盒茶叶来。

杨子轩一抚额:“我说怎么除了两个箱笼便没有看到其它的,原来都藏在暗阁里了。”

木槿之笑道:“最开始本是想做个一般的牛车那样的,后来发现地儿太小带的东西又多,只好在车子下面做了向个暗阁,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藏在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