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北秀 > 第五百四十二章 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

北秀 第五百四十二章 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

作者:顾家二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2:37:43 来源:258中文

听了林光华的话,庄建业下意识的皱了下眉。

腾飞集团现如今的确是有涡轴发动机,是以hx—4—1型核心机为基础,通过对d—30系列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改进衍生出来的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

根据工艺的不同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大致分为三个版本,功率从296千瓦到554千瓦。

当时腾飞航空东西搞涡轮轴发动机并没有什么既定的型号的计划,只是眼看着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一步步走向成熟,便想着能不能利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上成熟的减速齿轮箱、传动机构、轴承组合以及控制系统,再加上hx—4—1型核心机的衍生性,就准备做些深入的改进,将其转为直升机专用的涡轮轴发动机。

由于是带着试验性质,因此基准型号选用腾飞航空动力十分成熟的d—30系列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希望为将来d—40系列或d—50系列转化涡轴动力积累经验。

正因为如此,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从一年前就已经进去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原本腾飞航空动力也没着急,反正是试验性质,为后续型号趟路的小白鼠,解决的是有无问题,好坏要放在后面才能慢慢消化。

所以啥时候拿出来,腾飞集团上下非常佛系。

然而得到通报的部委在了解到腾飞航空动力研制的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后,立刻派出数个专家组来到腾飞航空动力,对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进行极为细致的调研和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是,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符合国内刚刚提出的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的配套动力方案,原则上予以扶持。

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看着名字很长,实际上就是后来的直—11直升机。

在直9独扛前期,直10中期闪耀,直20向着揭开新时代序幕的大背景下,直—11直升机的存在感其实很低。

但低不等于不重要,实际上直—11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因为它的对标型号可是法国的“松鼠”系列直升机以及美国的贝尔—206系列直升机。

这两款直升机都是享誉世界的轻型直升机,尤其是美国的贝尔—206系列直升机,根据不同需求衍生出诸多子型号,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一是客运观光型号,其二是直升机教练机,最后便是军用型号。

第一种便是最普通的民用型号,包括驾驶员在内承载7人或吊装同等重量的设备,用于短途客运,地空测绘,航拍摄影等用途。

第二种便是单纯的直升机驾驶员的日常训练和复飞驾驶员的适应性训练,毕竟轻型直升机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比较便宜,是直升机训练的理想平台。

最后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类,那便是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最典型的便是贝尔—206系列直升机改进型号oh—58a“基奥瓦人”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

该直升机作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快速突击力量的主要构成部分,同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形成高低搭配,轻重结合的低空火力打击体系,专门用于对抗欧洲原野上有可能冲破铁幕的苏联钢铁洪流。

至于效果如何,几年后的海湾战争便是最有好的证明。

国内当然预料不到几年后的事,但是这些年通过民航引进了几架法国的“松鼠”系列直升机以及美国的贝尔—206系列直升机,使用后觉得很不错。

尤其是部队,无论是陆军组建不久的陆军航空兵;还是空军本身就具备的直升机部队;亦或是海军开始扩充的舰载直升机部队,都需要大量的直升机飞行员,而培养专业的直升机飞行员势必需要专业的直升机教练机。

然而国内缺乏这方面的了解,导致直升机教练机直到八十年代末还是空白,相较于完善的固定翼教练机和训练体系,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更何况轻型直升机在前线侦察,武装突击,定点反坦克同样具备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陆军航空兵在引进法国“小羚羊”轻型武装直升机后,对这种灵活轻便的直升机平台评价颇高,很希望国内也能有类似的装备,作为航空侦察和地空反坦克的重要力量,毕竟在北方边境上中国同样受到苏联钢铁洪流的威胁。

于是乎在多方的推动下,从1986年开始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就开始理论论证,等到1988年正式确定基本架构,转为正式研制。

与国内众多航空器一样,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同样存在动力上的不确定,按照研制项目组的计划,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采用的是仿制法国阿赫耶系列涡轴发动机的涡轴8。

这款随着法国“海豚”直升机一同引进国内的涡轴发动机,整体的性能还不错,完全符合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的需求。

但国产化却走的磕磕绊绊,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研制项目组去了几次涡轴8的生产厂,虽然厂家说得信誓旦旦,可研制项目组的几位领导还是有些忧心,没办法,都是航空工业界的老鸟,谁还没经历过飞机等发动机的尴尬场面?

为了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不陷入以往动力系统的窠臼,把一出小品短剧弄成枯燥乏味的冗长肥皂连续剧,另外的动力替代必须要有。

而这也是世界各大航空生产巨头通行的做法,就拿空客来说,他们的飞机通常都会有三套动力方案,分别是罗罗,普惠以及通用,说好听的这叫备用方案,说不好听的就是不能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不然我飞机设计出来正准备抢占市场,结果发现动力没出来,空客还不得哭死。

以前国内没这个条件,毕竟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就那么几个,还因为历史原因和计划体制被规定的死死的,生产涡喷只能生产涡喷,生产涡轴就必须老老实实生产涡轴,互不统属不说,还搞得泾渭分明,大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各个航空器的研发项目组面对这种格局也只能按照部委的指示将动力部分交给某个分类厂去研制,至于啥时候能搞成,装上飞机完成定型,真的只有天知道。

可如今不一样了,蹦出个腾飞集团这个怪胎,只要是跟航空航天沾边的,几乎都有涉及,尤其是航空发动机上,完全跳出部委计划,厂家生产的窠臼,默默投入,努力研发,几年功夫就形成数个系列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

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的研制项目组这一看,那还等什么,想都不想就把d—30—z系列涡轮轴发动机定为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的备用动力,予以分系统立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