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太古龙象诀 > 第125章 先定个小目标

太古龙象诀 第125章 先定个小目标

作者:旺仔老馒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00:27:01 来源:258中文

c_t(); 趁着皇帝还朝之前,白玉琦很是灌输了不少私货理论给他。

例如说什么“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

至于《基业管理制度》,白玉琦也整理出一份详尽的资料给他,让他拿回去跟自己的智囊大臣好生参研。

至于大唐朝内,白玉琦则建议李世民组建“内阁议会”,对应三省六部设“上下议院”,并在民间组建各级“民议院”。

一人计短,众人技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

就拿长安城来说,可在城中110座坊市内,召集在邻里之间有威望的耄耋宿老为“坊议员”。

组成以坊正为首的“坊议院”,既商议处理家长里短的坊间杂务,又能向京兆府递交坊间难决的问题……好吧,这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居委会”机构,只不过没有戴红袖章的大妈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说,这种基层管理机构,既能实现从下至上“以民治民”的目的,又可以防止官不知民、求告无门等管理体系上的脱节。

只要制订好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授予各级管理人员处理的权限。

绝大部分事务在各级管理机构层层递交的过程中就被处理掉了,极大的减轻了高层管理阶层的压力。

不过在大唐直接照搬西方议会制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各级议员都只有议事权而没有决策权,最终决定还是得看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意思。

好在唐初各种制度还未完善,其中细节和适用性可以在施行的过程中,靠他们自己慢慢去试验、把控和完善。

这种制度所导致的问题和隐患肯定是存在的,但有问题的制度总好过没制度不是?

白玉琦推荐给李世民的,更多的是这种制度在管理上的便捷性,不然跟一个封建皇帝讲民权什么的那不是扯淡么?

除此之外,白玉琦还向李世民推荐了“科举制度”,来取代当前的“荐官制”。

虽然哪怕他不说,到时候李世民应该也会运用这种制度来进行民间取士,来瓦解世家门阀在官场之中的垄断势力。

不过白玉琦推荐的“科学举才”,跟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相对于学识更注重才能和专长。

其核心放在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负责”这一点上。

也就是让会种田的去管理农民,让会手艺的去管理工匠,让会经商的去管理商贾。

所谓术业有专精,不是什么事都得靠读书人来管理的,外行人指挥内行人的事还少么?

这个“科学举才”的科举制度,听得李世民双目异彩连连,恨不得回去就立刻实施起来,

其它的后世制度,白玉琦也跟李世民稍稍提了一嘴,不过因为现在大唐的条件还不允许,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普及,所以暂且也只能听个概念当作储备。

不过大唐做不到,并不意味着白玉琦做不到。

因为相对于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来说,他所受到的约束更小。

所以他准备等条件许可了,就先在自己的封地里施行起来,既积累经验也可以做为一个试点。

到时候就可以让大唐在自己的影响下,逐渐往自己熟悉的方向转变,同时大幅度的提升人口规模,增加信仰基数。

现在大唐总共还不到三百万户,白玉琦觉得这一千多万人,估计很难支撑自己实现“成就永恒,登顶至高”的目。

怎么也要达到后世十四五亿人口的规模,汇聚起来的信仰额度估计才能满足要求。

不过这事可急不来,人又不是竹鼠,一年就能生几胎,一胎还能七八个的。

所以先定个五年翻一番,十年一个亿,二十年更新一代人,三十年达到后世水准的小目标好了……想来走“信仰成神”路线的他,不至于是个短命鬼吧?

但是想要做到“人口提升计划”,就得大力推广医疗体系,还得提升粮食产量,实在是有点任重而道远啊!

好在他手下有孙思邈这个杏林圣手在,之前他就把从系统搜索之中,找到的各种医书、药方、偏方。

包括孙老道自己未来会编著的《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还有什么《本草纲目》、《青囊秘诀》、《烫头歌诀》,甚至是后世的《赤脚大夫手册》都扔给了孙老道。

让他带着懂医术的道士,和听闻[医圣门]入世从各地赶来的医家大夫,成立了医圣门医药研究部,专门辩证那些医术和药方的效果并进行改良。

同时还逐渐将后世的一些医学理念,以及一些目前能够制造出来的医疗器械传授给了孙思邈,希望他能在大唐建立起更加完善和系统的医疗体系。

在将那些医学资料和医疗器械交给孙思邈的时候,老道激动的须发贲张,弄的白玉琦还不得不给他释放了[安定心神],好怕他一不小心就抽过去了。

这些通过系统搜索出来的医学资料,白玉琦是不打算保密的,反而希望流传的越广越好。

所以在造纸厂的竹纸可以批量生产之后,还成立了铅活字印刷工坊,安排人进行大规模刊印,准备发行天下。

说起铅活字印刷工坊,就不得不提白玉琦为了“发明”出方便快捷的转轴式半自动滚轮印刷机,还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搞了好几天的科学研究。

别看他能通过系统搜索资料,而且还掌握着各种不科学的法术。

但想要从无到有的制造出一件实物来,还是得经过不少的实验才能确保成功。

毕竟大唐时空又不像后世,具有完善的工业供应体系,想开个复印店直接花钱买机器设备就完事了,什么都得他自己制造出来。

而他又不想将就的使用落后的雕版和泥活字,所以光是为了实验出适合制造铅活字的铅、锑、锡合金,以及还要研究出适合印刷的墨水和自动刷墨的滚轮,就很是费了他不少的功夫。

最终制造出来的滚轮印刷机,看上去就像是一台压面机,上面安装一只卷纸轴,下面则安装一只印刷滚轮,匀速摇动把手就能带动纸卷,迅速的印刷出文字来,只要进行分切和装订就好。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