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太古龙象诀 > 第126章 礼尚往来

太古龙象诀 第126章 礼尚往来

作者:旺仔老馒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00:27:01 来源:258中文

c_t(); 皇帝终于要回宫了,虽然呜啦啦好几千人,来的时候一个个空手大巴掌。

走的时候连吃带拿还打包,跟搬家一样使劲往自己家划拉库峪城出产的好东西。

大罗玉宝要来几箱吧?各种竹制家具要来几套吧?聚光宝镜要来几面吧?

天工玉竹纸要来几车吧?天工沐浴皂要来几箱吧?天工自行车要来几百辆吧?

还有霓裳门的各种时尚衣饰要来个几百套吧?天工门的营造弟子要带几个回去,帮忙把府上重新装修成库峪风格吧?

鼎俎门的厨门弟子要带几个回去,改善府上伙食吧?神农门的特产熏竹鼠、卤竹鼠、风干竹鼠、爆腌竹鼠……每种要来个几百上千只,带回去留着正旦过年的时候慢慢吃吧?

结果这一想,卧槽好想把整个库峪城都搬回去啊?

回去了没有库峪城的各种便利设施了,生活不习惯怎么办?突然不想走了肿么办?

等皇帝和他手下群臣,一步三回头的依依不舍下山去了,白玉琦偷偷的松了口气,可特么走了!

这特么大几千人跟吃大户一样在他这人吃马嚼的,走的时候还跟鬼子进村一样在他这使劲的搜刮。

最主要的是他这个神仙,还不好意思找他们收钱,毕竟人家皇帝都给你封了这么大一片领地,到时候封地有所产出还不用交税,临走的时候你还找他饭钱和住宿费,是不是有点太抠了?

所以白玉琦也只能摸着鼻子认了,总归只是一些库峪城的土特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满足了库峪城自身的需求后,本来就打算送到山下的库峪仙市里,大规模的投入市场换取所需物资的。

而且他也不亏就是了,那帮子跟打劫一样往自己家划拉好东西的大臣勋贵,把自己家只要断奶了的小崽子都给送来了。

为了让自家子弟能拜入无极门,拜师礼总得意思一下吧?

身为大唐最顶级的一帮权臣和勋贵,他们总不能好意思真提着十条干肉来当束脩吧?

大罗黄道宗万象无极门,那可是实打实的仙家宗门!

送财帛珠玉之类的铜臭之物可就太俗气了,再说人家有“点卤成金”之术的无极帝君也不缺钱啊?

那座“天罡至阳大阵”包围着的“九日太阳炉”,每日朝阳初升就会凝聚天上太阳之精化为“六丁神火”,自行炼制晶莹剔透的盐宝,那可都是成堆成堆的开元通宝啊?

朝廷管控的铸币坊都没它造钱快的……你是没看见陛下一有空就站在无极宫墙头上,眺望九日太阳炉的渴望眼神!

但是也不知道无极帝君跟皇帝陛下说了些什么,陛下居然没有找理由抢了他丫的,这很不瓦岗寨!

连皇帝都不敢下手抢,他们这些勋贵阶层就更不敢动什么心思了。

特别是他们走的时候,无极帝君还给陛下送来了四十五条白白嫩嫩,在苦泉盐场都吃胖了的府兵壮汉,说是养不起让陛下顺路带走之后,他们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所以,他们就只能送别的东西来当束脩了。

主要是地,这家一千亩,那家一万亩的,送给无极门当作宗门基业。

也算是自家子弟在无极门求仙时的伙食费,还特地互相商议着置换成了与帝君的封地,蓝田县紧邻相连的田亩。

其次是人,陛下虽然馈赠了无极帝君十万户邑民,可这天下初定,除了封地内本来就有的民户之外,一时之间还真就没法迁来那么多邑户,所以十万户的名额大半都还空着。

终南周边蓝田数县,再加上数百家权臣勋贵赠予的那些地,大的都快没边了,这么大的地方总得有人来种吧?

所以各家勋贵各显神通的,或是从自家庄子上抽调,或是从各地搜罗流离失所的流民,实在是没路子的干脆一掷千金的上人市买去。

三五百的不嫌少,三五千的不嫌多。

帝君仁善,手下明明有几万流民,可偌大的一座无极宫里,居然连个仆役婢女都没有。

之前还有陛下身边的内侍、宫女帮着扫洒打理,陛下这一还朝整座无极宫空的一个人进去都有点害怕。

所以权贵们尽量的搜罗些仆役婢女给送了去,充作是无极宫的仙仆,也算是送这帮子贱民一场仙缘了。

别说是他们了,连陛下还朝之后,都给库峪城派来了大批内侍、宫女等侍奉之人,甚至连太子名下的东宫六率,都给派了过来护卫无极宫和库峪城。

结果这就导致库峪城一下又多了好几万人,这么多人的吃喝用度总得消耗粮秣物资吧?

所以各家权臣勋贵又是各显神通的或卖或调,在这粮荒之年送来了大批粮食物资,弄的天工门弟子不得不紧急加建仓库妥善储存。

被大唐君臣这么一通折腾,估计库峪城是贞观元年间最幸福,最不缺衣少吃的一个地方了。

得了人家这么多好处,所以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自然也不好意思啥表示都没有,只能由着勋贵们大包小包的往家划拉东西,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白玉琦对位处深山的库峪城未来的定位。

是一座集人才培养、产品生产、设备加工,等综合性项目为一体的工业化城市。

所以只要能够解决粮食物资,以及生产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来源,人口的高度集中其实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在度过了安置第一批流民的忙乱阶段之后,随着库峪城的各种部门、产业、制度都被逐渐建立了起来并被流民们所习惯和接受。

接纳和安置更多的人口,对积累了足够管理经验的白玉琦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太大的难题了。

他所要做的无非就是,不断建立起更多的工坊,“发明”出更多样化的“天工产品”,然后让天工门弟子带着新人投入生产就可以了。

白玉琦也没指望能一下子把大唐推进到工业时代,所以现阶段“发明”的主要还是那些贴近生活方面的手工业和轻工业,例如说需求庞大、市场空白的牙刷、牙膏、肥皂之类的。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