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丫认真的点头,“我知道了,姐姐。”
谢知礼看了傅卿一眼,知道她向来不会为这些琐事烦神,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扰乱她,别说是记仇了,上次在归元书院里被房先生等人故意忽视,还冷嘲热讽,她都完全不在意。
这样的胸襟,他远远比不上。
谢知礼这边思绪发散开去,那边傅卿已经补上了后边的话,“等你长大,变得厉害了,有仇当场就可以报了,何必要隐忍到后来?”
谢知礼:“……”
转念一想,傅卿动怒,确实是当场就报仇了。
对付刘启源和柴兴宁,她直接发出挑战,一扫他们的颜面,还给了柴兴宁两巴掌,把他打得自己都不认识。
再来后,仔细算下来,傅卿一向是不吃亏的。
谢知礼眨了眨眼睛,他怕是对傅卿的胸襟有什么误会。
想到这里,谢知礼神色不变,没有流露出一点情绪的变化,他与傅卿相处久了,在这个方面也是学到了不少,要是以往,他脸上的表情早就千变万化,哪里能这么镇定的坐着。
又说了会儿话的功夫,铺子里传出一阵鲜美的味道。
罗吉瑞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话也不说了,直勾勾的盯着铺子。
其他人略强一些,却也忍不住把目光瞥向铺子。
罗小丫露出激动和自豪的神色,“姐姐!是不是很香!奶奶做的豆腐羹最好吃了!”
傅卿笑着点头。
一碗豆腐羹要不了多少时间。
老婆婆虽然不做豆腐羹许久,但铺子里总随时会放上几块豆腐,加上他们开的茶铺也卖一些吃食,材料齐全,没一会儿,她就端着大碗豆腐羹出来了。
罗小丫自觉跑进铺子,拿了碗筷出来。
傅卿闻了闻,舀了一口。
入口咸鲜,豆腐有弹性,浸透着猪肉的味道。
傅卿眼睛一亮,看向老婆婆,“您的手艺果然好,寻常的豆腐羹里面鲜少用到猪腿肉,即便用了,也容易掌握不好火候,佐料的味道也是适中,不会喧宾夺主,反而将豆腐和猪肉的味道很好的混合在一起。”
老婆婆见她脱口而出,面露惊讶。
“这位夫人果然厉害。”她见傅卿梳着妇人髻,便如此称呼,“很少有人能一下子就说出老婆子用的料子。”
傅卿笑了笑,“最重要的还是婆婆您点豆腐的手艺,寻常豆腐可没有这般滑嫩,还没有一点涩感。”
罗小丫忍不住说话,“奶奶最厉害了!”
罗奶奶摸着她的头笑。
一行人就着豆腐羹,加上傅卿做的馒头,饱食一顿,这才继续赶路。
因为稍了罗奶奶和罗小丫,谢知礼就跑去和顾清明他们一车,左右四个兄弟挤一挤问题也不大,傅卿则与她们两人一车。
一路上,罗奶奶也忍不住念叨起家里的事情。
她说的事情,与傅卿猜测的差不多。
罗奶奶虽有一身手艺,早年也是大户人家的厨娘,但与人斗艺失败,自觉封了灶台,不再做这碗豆腐羹,也只有在孙女和儿子异常想吃的时候,她才会露一手。
她的儿子罗狗蛋没有继承她在厨艺上的天赋,做出来的菜只尚能入口,因此她们在官道上的铺子生意向来平淡,糊口度日倒也不是问题,十几年下来,还有了少许的积蓄,她就想着给儿子娶个媳妇儿,那时候也有不少乡亲想把女儿嫁到他们家,只是罗狗蛋觉得婚姻大事,夫妻得相处一辈子,需要再慎重。
所以拖了一段时间。
罗奶奶提起这个就悔不当初,若是早早的给狗蛋成了亲,也不会遇到来他们铺子里的人牙子,更不会遇到罗氏那个心高气傲的女人,完全的打破了罗家平静的生活。
一开始,她确实乖顺了不少日子,时常在铺子里帮忙,忙里忙外的,罗奶奶见她勤快又孝顺,心里很是满意,做豆腐羹的时候也时常会有她的一份。
后来,罗奶奶主动提出归还卖身契。
罗氏还柔顺的拒绝了。
现在想来,罗氏不过是为了她那豆腐羹的手艺,想要取信于她,所以才拒绝了她的好意,好让自己对她放一百个心。
再后来,罗奶奶一次外出的时候捡到了罗小丫,天寒地冻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婴儿冻得浑身发紫,她想着儿子和媳妇儿成亲多年也没个孩子,当下心里生出或许是老天爷给他们送的孩子,她就把罗小丫抱回去了,没想到受到了罗氏强烈的反对,好似罗小丫是个多大的累赘一般。
也是那时,罗奶奶才知道罗氏早就心生不满了。
从那以后,罗氏就时常跟罗狗蛋争吵,嫌弃他不会挣钱,不能给她穿金戴银锦衣玉食,还说她以前是个千金大小姐,只不过受到牵连,被发配为奴,没想到会在这个犄角疙瘩里活成这幅模样。
罗氏的话深深的刺激了狗蛋,所以狗蛋才会决定跟人进山打猎,却不想,第一次进山就遭遇了狼群,一群人进山,只有一个人身受重伤半身瘫痪。
罗氏许是猜到了什么,所以在罗奶奶作势要给她卖身契的时候,她又哭喊着演了一出戏,说会把她当成亲娘,说会好好对待罗小丫。
罗奶奶再一次的听信了她的话。
罗氏似乎真的变好了,直到前两年,她终于偷学到了豆腐羹的手艺,这才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罗奶奶察觉罗氏的变化,提前做了防备,将罗氏的卖身契缝进贴身口袋之中,再放入衣襟内,从表面上,即便是把衣服翻过来也看不出一点异样,任凭罗氏如何翻找,她都没法找到自己的卖身契。
为此,罗氏翻了脸,直接把她们赶出原来的铺子,还开始售卖豆腐羹,成了官道上生意最兴隆的铺子。
而罗奶奶和罗小丫两人便用所剩不多的银两租了一个偏一些铺子……
再后来的事情,傅卿也都大概清楚了。
罗奶奶说到儿子去世,哭的不能自已。
傅卿拍了拍她的背,替她顺了口气,免得她年纪大情绪激动晕厥,另一边,罗小丫也是跟着哭,她年纪虽小,却十分懂事,也知道自己的身世。
傅卿给她递了块糕点,示意她吃着。
罗小丫小心翼翼的接过糕点,咬了一口,顿时惊喜连连,“好好吃!”
傅卿又递了几块过去,“慢慢吃,还有。”
罗小丫连连点头,她忙着吃,也没忘记给奶奶递过去,“奶奶,你也吃,好好吃!”
罗奶奶没有什么胃口,平日也不喜欢吃甜腻的糕点,但这会儿也不想拂了孙女的好意,便接过来咬了一口。
软糯香甜,入口即化。
甜味适中,却不让人觉得油腻。
罗奶奶惊讶的看了眼傅卿,这糕点不像是外头点心铺子买的,倒像是府里的大厨做的,就是与她年轻时的手艺也相差无几了。
傅卿但笑不语。
接下来两天,他们全在路上度过。
中午找家铺子休息,晚上则在镇上休息,因为不急着赶路,加上即便是官道上,晚上也比较危险,所以直到第三天傍晚时,他们才进了江河县。
那时,来往的人已经很多。
进县城的门口排着长队,一眼望不到头。
罗吉瑞忍不住探头张望,“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啊?”
顾清明等人也是头一次参加科考,却不知道竟是有这么多的人前来,一个江河县再怎么大,也塞不下这么多人啊。好在他们提前过来租了院子,否则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罗小丫也掀开帘子,探头出去,这几天下来,她都混熟了,性子也不像最开始那么拘谨,“好多人啊。”
她和奶奶两个人在偏僻的官道上,即便人再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
傅卿笑了笑,“这还算少的,过两天人更多。”
越是基础的考试,人就会越多。
这次难得额外增加一场乡试,对想要下场应试和上次未过的读书人都有着一场的吸引力,估计十里八乡周围的读书人都赶过来了,恐怕到时候没有地方住,还会有人直接睡在考场外头。
傅卿猜想的不错。
很多人连夜赶来,除了出发早的,还有地方住,来得晚的,兜里又实在没钱,便只能啃两口干粮,就在考场外头等到天亮,直接进场考试,好在乡试不像别的几场考试,一进去就是几天,这顶多是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可以出来了。
约莫拍了半个时辰,才轮到了傅卿他们几个人。
赶考的读书人不必交钱,倒是傅卿和罗小丫她们三个人每个人需要交纳两个铜板。
罗奶奶飞快的取出六个铜板,乐呵呵的交了上去。
“这一路上多亏你们稍上我们,这一点小钱不碍着什么,老婆子虽然穷,但也没有到揭不开锅的程度。”罗奶奶如是说道。
傅卿看了她两眼,也没说什么。
“少奶奶!少爷!”
马车一走进县里,就听到路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车夫与两个小厮也相熟,忙喊道,“少奶奶,是木头和栓子他们!”
木头和栓子两人便是被傅卿提前派遣过来租赁院子的小厮。
他们打扫完院子,每日也没别的事情,盘算着日子,想着傅卿他们也快到了,每日就专门等在这里,他们也聪明,知道出去到时候再进来,还得交钱,索性就等在里面。
这不,一下子就瞧见了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