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184章 阉党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184章 阉党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这个关键所在,魏忠贤能看到,叶向高自然也能看到,所以,孙越陵便是奉了叶向高的密令,深夜前来诏狱探视,也好藉此一宽军师之心。

孙越陵见汪文言没有说话,仍旧是一副好整以暇模样,心中有些着急,道:“军师,我此番也是私自前来,不能久留,我就长话短话吧!阁老托我转告,军师在此大可宽心,他一定会劝谏圣上,全力保军师脱困,军师且要好生调养,切莫心浮气躁……”

汪文言静静地听着,忽然开口说道:“阁老就说了这些?”

“呃……”孙越陵略一犹豫,道,“阁老还说了,只要军师安好,那么东林自然稳如泰山,东林绝不会忘记军师筹谋之功。”

汪文言脸上依旧是神色平静,心中却微微翻起了一丝波澜,从孙越陵转达的这番话来看,尽管叶向高说的话表面上看来沉静如常,可叶首辅的内心,却不似他表现的那么坚强——在魏忠贤的凌厉攻势面前,首辅大人也微微有些心虚了,担心他汪文言禁受不住诏狱刑罚,攀咬上那些东林君子。

汪文言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回复平静,对着孙越陵点了点头,道:“阁老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劳烦孙堂主转告阁老,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一番心意!”

孙越陵看着脸色憔悴的汪文言,道:“军师还有什么话要向阁老转达?”汪文言一向儒雅风流,如今身陷牢狱,落魄于斯,让他心中颇感凄恻。

汪文言双目一睁,似有精光闪动,道:“告诉阁老,魏忠贤若要逼我就范,必动骆思恭,只要锦衣卫一天仍由骆思恭主事,文言一天安之若素。”

“军师放心,在下一定将话带到,军师保重,此地不可久留,我去了。”孙越陵对着汪文言俯首一躬,起身而去。

看着孙越陵的身影踏出牢门,汪文言忽然叫道:“且慢!”

“军师还有什么要交代?”孙越陵回身说道。

汪文言爽朗一笑,仿佛恢复了平日的顾盼自得,道:“文言本一介布衣,蒙首辅赏识,方有今日之成就。”顿了顿,续道,“麻烦孙堂主告诉阁老,倘若事不可挽,当祸止文言一人,以一介布衣之身,换得泾阳百世之愿,此生足矣!”

孙越陵闻言虎躯一震,颤声道:“军师……”

……

此刻,内阁辅臣、礼部尚书顾秉谦府中后院书房内,十数人依次落座,正在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举措。

顾秉谦环顾众人,淡淡道:“魏公公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了!这弹劾骆思恭,将其驱离锦衣卫一事,还请各位畅所欲言。”顾秉谦是江苏昆山人,虽然出身东林老巢,但却不容于东林党人,东林众人鄙薄其为人卑劣无耻、奸猾无性,将之视为异类,所以顾秉谦一怒之下投了魏忠贤,成为魏公公手下朝中第一重臣。

此话一落,坐在他下首的朱童蒙说道:“阁老,下官以为,既然这是魏公公的意思,那么只要我等上本参奏骆思恭即可,只要有魏公公在皇上面前进言,不愁骆思恭不倒。”此人是苏松府分守参政,此番是借托病为名来京拜谒魏忠贤,故也在被邀之列。

“朱大人所言甚是,骆思恭久审汪文言无果,早惹得魏公公大为不满。只要我等上书历数骆思恭的罪状,哪怕他再受皇上宠信,皇上总不能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护庇吧?”说话的是兵科给事中郭允厚,他和朱童蒙同为齐党中人,二人以前就和东林党不和,看不惯那些只懂治学传道、纸上谈政的东林君子,曾联名上书弹劾过东林三老中开创“首善书院”的邹元标,逼得邹元标致仕,离开朝廷中枢。

所以,二人被魏忠贤看中,齐楚浙三党倒台之后,二人也转投了魏忠贤门下,在其帐下出谋划策。不仅仅是他们二人,此刻在座的其余人等,大多数曾是三党中人,而眼下,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阉党。

顾秉谦听了二人之言,问道:“既如此,你们打算如何弹劾骆思恭?”

朱童蒙续道:“依下官看来,骆思恭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有以下三大罪状:其一,身居要职,竟然对皇城脚下的邪教闻香会视而不见,致使其攻打皇城,险些危及天子;其二,皇后娘娘于香山还愿之际,竟受妖人攻袭,公主更是被妖人掳掠,险受非人之辱,骆思恭护主不力,难逃罪责;其三,骆思恭与左光斗、杨涟等人交从甚密,互为朋党,由他来调度汪文言一案,难免处置不公,必会有所偏袒,不能恪职尽责。”

顾秉谦微微点头,道:“朱大人言之有理,如此弹劾,想必能够劝动皇上将其撤调……”

话未落,忽有人插话道:“不妥,如此行之,实为大不妥之法!”

众人一阵惊讶,都朝着这个插话之人看去,见是御史崔呈秀,都感大为惊讶。此人巡按淮、扬期间,因贪赃被东林党人高攀龙弹劾,被朝廷革职候勘,多亏了魏公公将其收留,为他出头说话,才恢复了他的官职。

顾秉谦心中不快,斜眼扫视着他,冷冷道:“如此行事,有何不妥?”

崔呈秀起身朝着顾秉谦一躬身,说道:“回阁老,下官以为,这骆思恭身为天子亲卫之首,向来便受皇上器重信任,身后更有东林宿老重臣的照拂,这区区几道弹折,是断不能左右皇上心意的,我们如此作为,只怕便要引来东林党人的反扑,以东林今日之势,诸位,你们有必胜的把握吗?难道你们忘记了三党党魁的下场吗?”

这话落在在座诸人的耳中,都感到阵阵心惊。如今的朝堂之上是东林党人一家独大,星论四凶、驱三党的余威仍在,他们想来就觉得心悸,更遑论直接和东林党人对着干了。他们之所以要投奔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不就是怕了东林党人非我族类必然伐之的做法么?

顾秉谦闻言更是不悦,皱眉道:“这可是魏公公亲代下来的事情,难道我等就罔顾他的意思么?”

“当然不是。”崔呈秀站直了身子,眼光从在座诸人脸上一一扫过,道:“东林党再强大,也只是皇上的臣子,和东林党对着干,也许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我们可以将东林和我们的矛盾转嫁给皇上,让皇上去和东林掐架,我们再从一旁使力,如此一来,东林就算是权柄滔天,也逃不过覆灭的下场。”

“哦?”顾秉谦听他说的玄乎,不禁问道,“如何行之,才能将矛盾转嫁,让东林直接和皇上对着干呢?”他虽为魏忠贤手下第一重臣,但只是凭着资历老、年纪大,善于逢迎投机而已,要论智谋心计,还真及不上这满肚子坏水的崔呈秀。

崔呈秀好整以暇,慢悠悠说道:“东林党人自以为辅国卫道,政论天下,却没有想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了皇上不快,否则的话,皇上不会令魏公公提督东厂,更不会打乱东林内阁,从皇上的诸般作为来看,皇上分明就是对他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情形非常不满……”

这一番言语,惹来众人纷纷点头,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官场上厮混多年的老油子,从当今皇上的一番布置来看,他们又岂会猜不到皇上的隐藏心思?只是,一来皇上没有明显表态,二来东林势力委实强大,所以没人愿意再当出头鸟和东林对着干,唯恐事亦为成,反而牵连自身。

“所以,眼下咱们欠缺的就是一个机会而已。只要皇上对东林的愤怒不满到达顶点后,我们便伺机点燃这一股压抑已久的火焰,必然会引发天子震怒,到时候,我等自然可以彻底扳倒东林党。”

刑科给事中霍维华闻言笑道:“崔大人,你就痛快说吧,我们到底要怎么办,何必绕老绕去,让大家听不明白?”此人也是魏忠贤麾下谋士,当年魏忠贤使计扑杀三朝太监王安,就是采纳了此人的主意。

他如此一说,众人都纷嚷起来,有人早就对崔呈秀故作卖弄的做法感到不满了。

崔呈秀收敛笑容,正容道:“近年来,东林的施政之策早就被朝中有识之士大为批驳过,皇上也察纳雅言,略微调整了一些东林的政策,更是恢复了“茶监”、“矿监”等监管部门,可这样一来,却和东林党人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他们因此也和皇上拧上了胳膊……”顿了顿,续道,“而我们,只要在这件事情上再加一把力,必然使得东林暴跳如雷无法再忍,而这事却是对皇上、对内库、对天下有大好处的事情,皇上心里自然会有想法,所以,只要皇上因此事再次和东林对立,便是我们全力反击的时候了。”

“妙啊!”霍维华一拍大腿,叫道,“崔大人果然是智计过人啊,如此一来,皇上决计不能忍受东林党的诸般推脱抵触,必然对东林党大为光火,而此时,事情则演变成了皇上和东林之间的矛盾,并非我等和东林的矛盾,我等只需一旁使力,纵不能一举扳倒东林,恐怕也要让他们深负君恩,再也不被皇上信赖!”

崔呈秀阴阴一笑,道:“正是如此。”

此时,众人已经大概明白了崔呈秀的意思,顾秉谦心中更是笃定,转向郭允厚,道:“郭给事,崔御史的话想必你已经心领神会了,明日朝会,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郭允厚凝神想了片刻,道:“下官明白,下官回去后便写好奏章,明日一早便直奏御前,奏请派遣税监、加收税课。”

顾秉谦呵呵一笑,道:“如此甚好,我等再仔细商议商议!”

……

今日是大朝会,所以孙越陵起了个大早,早早候在了午门外。他如今是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头戴三梁冠,身着青袍银带赤罗裳,白袜黑履,手执象牙笏,朝服补子绣纹是一个白鹇,一身行头终于也随着他的品级而变化,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粗鄙了。

按照惯例,朝会为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但从天启的爷爷辈开始就一直怠政免朝,所以大明的朝会制度也渐渐形同虚设,只在有重大事务、重要边情发生时才召开。天启本人更是个玩主,上朝的次数也少的可怜,能有今日如此规模的大朝会,简直就是经年不遇。

此刻,朝房内外已经站满了候朝的官员,朝鼓三通响后,文武百官依照左文右武、品秩高低陆续站定,从左、右掖门鱼贯而入,过皇极门往皇极殿而去。太监鸣鞭,天子仪仗衣甲鲜明、仪仗整齐地立于皇极殿内外,紧接着朝钟响起,立于大殿丹墀之下的文武官员依次进殿,朝见天子。

锦衣将军、校尉们身着铁甲盔胄,于御道两侧站定,与文武官班握刀相向。丹陛之下钟鼓司奏乐,锦衣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立座后正中。

天启安坐大殿正中,再次鸣鞭之后,鸿胪寺唱“入班”,文武臣工行一拜三叩首礼后,接着便开始朝会奏事。

今日举行大朝会,其一是因为河北滦州地震,毁城垣、房舍无数,百姓遭灾伤亡,损失巨大,朝廷不得不商议赈灾抚民的办法;其二是因为荷兰人侵占澎湖,筑城自守,要求与明朝互市,又勾结沿海海盗,时而骚扰沿海郡县,由于这件事涉及外交方面,朝廷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孙越陵虽然能够跻身朝堂之内,但品秩仍旧不算高,所以立在文官队伍里面靠后的位置。今日之朝会,表面上是朝议赈灾和剿寇两件大事,但他心里明白,东林党决定接着此番朝会之机,发动众御史、科道言官上折言事,重点针对将汪文言弹劾入狱的御史章允儒和傅櫆二人,挫其言论,辩其所指,极力将汪文言搭救出狱。

这件事也是得到了叶向高和星的同意、在他们二人授意之下而为的。汪文言是东林的命脉所在,东林党岂会眼看着阉党为所欲为通过汪文言来构陷自己,所以,汪文言是不得不保,不得不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