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185章 党争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185章 党争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朝会开始,循着惯例问询了一些外国使节外交要求、离京官员谢恩陛辞?6??事后,便开始了今日的主要内容:赈灾和剿寇的事宜。

这是户部和兵部职责内的事情,自然有两部的官员出班向皇上陈述事况、建言以对,户、兵两科言官也就此事发表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对于赈灾这件事,朝中众位官员的意见大多一致,都表示要尽快拨付赈灾米粮、安置受灾难民,于是天启命户部侍郎郑三俊为钦差,即可调配人手、装载米粮赴滦州总揽赈灾事宜。

至于荷兰人侵占澎湖一事则有点麻烦,原因是御史崔奇观弹劾漳南道副使程再伊放任副将张嘉策接受荷兰“红夷”银三万两,许其在澎湖互市。既然有御史弹劾,兼之海患严重,

朝廷不得不察,一番商议之后,天启派都察院佥都御史朱世守会同兵部官员同往福建查处,并督促福建巡抚南居益严厉惩荷。

两件大事商议完毕后已经过了不少时候,不要说天启皇帝,就连站在后排的孙越陵也有些累了。于是,在升殿太监高声唱诺“百官有事立奏,无事退朝”声中,孙越陵猛地惊醒过来,便想要冲出官班,高声来一句“臣有本奏”——这是叶向高早已安排已当的,由他这个扫平四川叛乱,为东林立下大功的新晋官员来打响疏救汪文言的第一炮,此时他又岂能违囿首辅之意?

可是,就在他有所行动之前,猛地里站在他前面的官班中突然冲出了一名官员,伏地拜曰:“皇上,臣兵科给事中郭允厚有本奏。”

孙越陵心中一惊,郭允厚是阉党成员,他在这个时候出班奏事,难道果真如叶向高所想,他们打算要弹劾锦衣卫都指挥骆思恭,以期能够撬开汪文言之口吗?

他心中有些懊恼,不由责怪自己刚才走了神,以至于让他人抢了先,也不知道首辅会不会怪责下来。

天启虽然有些不耐烦,但终究不好此时不让别人说话,只好说道:“你有何事要奏?”

郭允厚抬起头来,大声说道:“皇上,今日之大明,既有虏酋寇边抢掠,又有地震、决堤等内患为虐,兼之我大明百姓傜赋深重、难以维持,导致国库空虚。为天下计,臣奏请皇上对两淮、两浙富庶之地派遣盐监,诏收盐课。”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两淮之地是大明产盐重地,所产之量居各地之首,大明收取的盐税银两,有一大半出自于两淮,且两淮多盐商巨贾,富不可言,大明朝廷每年从这些盐商手中征得的税款便不在少数。至于两浙之地,那就更不用说了,更是富足甲天下,光是每年上缴朝廷的税银,也是大明其它省份所望尘莫及的。

可是,两淮、两浙之地,是朝中东林党人的大本营,东林党中许多人便是出自两浙,身后有两浙商团的支撑和扶持,朝中的东林党,在某个程度来说,也代表着这些江南商贾的利益,是这些商贾们在庙堂之上的喉舌。

如今郭允厚提出来要派遣盐监,加收两地盐税,这可是又捅到了东林党人的要害处,让他们怒不可遏。

近年以来,就是因为三党中人的搅合打岔,导致东林党施政的策略有所偏差,天启皇帝更是调整了大明的税赋政策,不仅将早已取消的派往江南的矿监、茶监给重新放了出来,且还加重了江南一带的税赋。就因为这件事,他们早前就曾和天启皇帝力争过,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妥协一致,

可如今,郭允厚居然又将此事提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唯独对两淮、两浙地加收盐税,这非是要逼得江南富绅吐尽囊中所得才善罢甘休么?

东林党人忍无可忍,吏部员外郎周顺昌第一个跳了出来,戟指郭允厚,斥道:“扰乱圣听,一派胡言,此心可诛!”

郭允厚转过脸来,看着满脸激愤的周顺昌,淡淡道:“周大人,这可是利国益民的事情,你何处此言呐?”

周顺昌一撩官袍,对着天启跪下,大声说道:“皇上,这派遣盐监、增收盐课一事万不可为啊,两淮、两浙之地固然富庶,可是他们所承担的税赋也是我大明诸省之中最重的,一直就疲于应对,难以为继,我大明富有天下,岂能做此涸泽而渔、与民争利之事啊?还望皇上明察啊!”

天启闻言微微蹙起了那道秀眉,如周顺昌所言,两淮、两浙地承受了大明最重的税赋不假,可是要说到他们疲于应付、难以为继,却也不免言过其实了,对着郭允厚说道:“郭给事,你既然上奏增加盐课,说出你的理由?”

郭允厚应声道:“臣遵旨。”顿了顿,续道,“皇上,我大明一年发出的盐引多达两百多万,盐税收入却只有区区白银一百万两,每引税课不过三、四钱银,我大明从每斤盐中抽税不过两文。盐课乃国之重器,税课如此之低,可谓史无前例,臣尝查史书中载,宋时,每斤盐抽税三十文,是本朝十五倍之多。”

说到这里,环目一扫对他怒目而视的东林党人,继续说道:“但在市井坊巷之中,每斤盐的售价为何呢?宋时,每斤盐售价为五十文;而本朝,每斤售价为三百文。我大明之盐业,朝廷税课如此之低,按常理,盐的售价也应该极低才是,可如今,纵然税赋低成这样,每斤盐的售价居然高的十分离谱,超过了宋朝售价的六倍不止……”

郭允厚说到激动之处,不禁立起身来,环目扫视朝中诸人,高声说道:“下官请问朝中诸位大人,这税赋如此低,售价如此高,两淮、两浙的盐商巨贾从中赚了多少我大明朝廷的银子?从中赚了多少我大明百姓的银子?我大明朝廷,该不该向两淮、两浙派遣盐监,该不该向这些商贾收取高额税赋?”

其言有理有据,就连孙越陵都感到无从辩驳,觉得理应如此,毕竟在朝廷法度政策下,这些商贩才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大明灾祸四起,他们没有理由不来反哺朝廷,为国出力。

天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显然郭允厚的话也深深打动了他,正欲说话之时,却见周顺昌涨红了脸,兀自强辩道:“皇上,臣以为此言大不妥当,虽然宋时的盐课高于本朝,但事出有因,岂能一概而论,又岂能以前朝之政,度今日之法?今日国之户口已大大超过了宋朝,且盐业产量虽有增多,但终究比不上人口的扩张,故此,当需大于求之时,盐业售价之提升乃必然之理,又岂能以宋时较论?”

周顺昌理了理思绪,接着说道,“至于盐课如此之低,也是我大明朝恩泽天下、造福百姓之举,不与百姓争利、永定税赋于民,难道不是我大明洪武帝定下的万世章法么?岂能因为国库枯竭,就将所出转嫁于百姓头上,此举,当令天下商贾、庶民寒心呐!”对着天启长拜于地,喊道,“望吾皇深明其义,勿作伤财扰民之举啊!”

最后这句说的就有点激进了,天启一双淡眉已经拧成了结,满脸的不悦之色。

郭允厚见状连忙说道:“皇上,此乃为国利民之举,倘若施行,当使国库充盈,大明强盛,望皇上早做裁断,下诏施行啊!”

“臣附议!”阉党霍维华站出班列,对着天启俯首说道。

“郭给事满嘴胡言,强词夺理,臣反对,望皇上明裁!”东林党人魏大中站出官班,第一个声援周顺昌。

“臣附议!”

“臣反对!”

一时之间,双方的势力各自出班声援,并开始了互相指责斥骂,整个皇极殿上乱成一团,朝堂之上成了东林党和阉党互掐的场所,乱糟糟、气哄哄,嘈杂无比。

“周顺昌,本官看你就是我大明朝的蛀虫,勾结淮、浙商贩专事不法,否则我大明盐税何低于此?”霍维华开始了对周顺昌的谩骂侮辱,言语无状。

“匹夫,安敢做跳梁之举?”周顺昌不淡定了,回击道,“汝这等奸猾之人,也敢在朝堂上放肆,皇上迟早将你发配边关。”对这个弹劾王安、暗施诡计的小人,东林君子心中都感到无比的愤慨。

这边厢,郭允厚对着魏大中吼道:“孔时老贼,你何必假意惺惺、弄名作态、标榜清廉,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江南持有的田地房产吗?我看你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仓鼠。”魏大中出身贫苦,入仕后还粗衣敝事,且以清廉之名闻于当世,号称举发贿赂,馈者无敢临门,是东林党中的一大标杆。

魏大中怒不可遏,吹着胡须朝郭允厚骂道:“你这个无耻小人,劾举首善书院,诋毁清流之名,早为仕林所不耻,还有脸在此大放阙词?”

“仕林?”郭允厚哈哈大笑,“你们东林党所谓的书院、会堂,便能代表整个天下间的读书人么?便能掩盖大明所有读书人的心声么?真正是好笑啊……哈哈……”

朝堂之上,两党争执不休,互为指斥,乱象纷纭。但朝堂之上的东林党人此刻毕竟占了多数,渐渐地,东林的呼声完全压过了阉党的呼声,整个朝堂之上,只闻东林党人愤慨激愤的抨击,阉党的声音小了下去,终于渐不可闻。

孙越陵抬眼看了看坐于龙椅之上的天启皇帝,只见他脸色发青,额上青筋暴起,双颊绷紧,显然在极力克制。

到了这个时候,他纵然是想要按照叶向高和**星的意思来上奏,也是无从发力不合时宜了,不得不捺下心来,听着东林党对阉党的大力抨击、怒言阀哒。

瞥了一眼站在官班前列的**星和叶向高,只见**星又是满脸红光,正在与人滔滔不绝作清浊之辩;而叶向高仍旧是那副老僧入定模样,似乎对发生在身旁的一切闻若未闻,视若未睹。

原本是参议朝政的重大朝会,在东林党和阉党的参合扭曲之下,成了双方互相攀咬斥骂的一大闹剧。

“党争误国啊!”孙越陵如斯长叹,能出现这样的局面,真是让他万万意想不到。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一片嘈杂声中,一个苍老而振聩的声音忽然高声响起,掩盖了那片争执之音。

听到这声喊,所有人都渐渐静了下来,一时之间,朝堂上静至落针可闻——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当朝首辅叶向高的声音,叶向高是除了当今圣上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他的态度,不能不引起所有官员的重视。

“哦?首辅有何话要说?”天启见是叶向高,也压下了心中的不快,以平和期待的眼神朝他看去。皇极殿中的所有官员也目视着他,看他究竟是如何一种态度。

叶向高站出班列,朝着天启微微俯身,道:“回皇上,老臣以为,对两淮、两浙之地派盐监、增税课,必定充盈我大明国库,乃上善之法,理应为之!”

“轰”的一声,此话一落,整个朝堂之上又炸开了锅,议论纷纷,嘈杂不休。

令阉党成员万万想不到的是,内阁首辅、东林宿老叶向高竟然赞成他们的意见,表态同意诏增两地盐税;大部分东林党人也是大吃一惊,万万料不到叶向高居然并不站在自己的一方,而是附和阉党成员。

站在叶向高身后不远处的**星气炸了胸膛,颤声对着叶向高说道:“叶福清,你……你说什么……”他是真心没有想到叶向高竟然如此说话,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立场,一时之间指着他的手发着颤,不知道该如何措辞以对。

“皇上!”叶向高罔顾朝堂之上的议论,继续对着天启说道,“自老臣出任阁臣以来,边事不断、内纷不止,我大明内外交困,入不敷出,国库早已空虚。如今,若真能派遣盐监、加收盐课,当能为国库、内帑增收不少,更能藉此度今日之困厄,这是利国利民之举,老臣自当全力赞成。”

话一落,朝堂之上又是阵阵惊嘘议论之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