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05章 宝货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05章 宝货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出了铺子,金三回头看了看,对陈希志和廉成道:“旁边这间铺子,极其实惠,味道又好,两位又出来用饭,可以到他家去。”

陈希志奇道:“员外与这位贵邻,看来熟识。平时常走动吗?”

金三道:“我与他素不相识,虽然两家店铺相邻,却从来没说过一句话。”

陈希志更觉得奇怪:“既是如此,为何特意如此关照我们?”

金三道:“一是他家的酒菜委实不错,生意兴隆,我这里也掌派人买了吃。再一个,此家主人与杜节帅相识,于你们有好处。”

“原来如此。”陈希志和廉成一起点头,明白了金三的意思。

金三对王普跟杜中宵的关系很看重,不过自持身份,从不亲自与王普交往。只是吩咐手下人,与王普保持良好关系,以后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此时正午已过,阳光不强烈,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胜州这里,进入八月,晚上就已经极为寒冷了。这个时候正好闲逛,再等上几个时辰,凉风就起来了。

到了商场门前,看这里人山人海分外热闹,廉成道:“这处所在,如此热闹,想为不凡。我也曾走过不少地方,还没见哪座城池,有这样繁华的地方。”

金三道:“这算得了什么!胜州新立,再是繁华,也比不了内地。不说两京那种中原的大地方,就是旁边河东路的并州,也比胜州繁华多了。似这样的商场,并州城里有三处,每处都比这里热闹。”

陈希志道:“原来员外还到过并州去呢!”

金三摇了摇头:“我倒是想去,可是去不了又奈何?只是听来往的商人说,可惜不能亲眼得见。”

廉成道:“听说并州离这里不过千里,员外想去,何不走一趟?”

金三叹了口气:“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商人,想要去中原,要先向帅府投书状,不说麻烦,根本就不会允许。除非在这里住上几年,有了保人,才能到中原去见识一番。”

廉成道:“员外自随着商队去,难道路上还有人盘查?就是有人盘查,编过身份罢了。”

金三道:“大人,在胜州,千万收起这份心思,这里不比西域。现在去并州,必然是要坐火车,没有书状根本买不到火车票。不坐火车去胜州,必然惹人生疑,那可躲不过去。”

廉成和陈希志不知道怎么才能坐上火车,要到哪里去买票,也不敢多问,也不敢乱说。

进了商场,金三道:“那里有卖米饼米花的地方,我们去买些,路上吃来解闷。我到了这里,总要买上一些这种吃食,路上可打发时间。”

陈希志和廉成不知道金三说的是什么,随着过去,原来白花花的,有的压成饼,有的一粒粒。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大米制成,西域却没有这些东西。

金三买了几大包,分给陈希志和廉成,以及几人有随从。一边吃着,一边走向商场里面。

一进大门,卖的是文化用品。一边是笔墨纸砚,一边是各种书籍,琳琅满目。

陈希志见了,忍不住就要上前详细观看,金三一把拉住:“大人在胜州城里还要住些日子,过两日自己来看即可。今日我们走马观花,来不及一一细看。”

这个地方金三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笔墨纸砚凡是有些名气的,都买了许多套。另一边的书籍每本都能背出名字,家里都存得有,怎么还会过去看?

宋朝是书籍普及的时代,市面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书籍,价钱从来没有这么便宜。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笔墨纸砚和书籍仍然不便宜,不是普通的市井小民可以消费得起的。杜中宵用了许多办法,降低了印刷品的成本,书籍依然是贵重物品,不是平常百姓可以随便买的。销路最好的印刷品,是年画、日历之类,再加上一个现在流行的小人书。销路受限,商品就少,远比不了后世规模。

对陈希志这些生在西域,能读书认字的人来说,有书看就是好事,并不怎么挑剔。陈希志活了几十岁,一辈子读的书不够十本,既然见到,当然想带些回去。

胜州在边地,有许多异族客人,商场把这些放在进门的地方,彰显自己的文化品味,明明白白地先亮出自己的档次来给人看。内地的商场就不会如此,进门要么是水果,要么是衣饰。

过了文化用品区,紧接着的是佛事用品区。诸如各种佛像、香烛、经书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坐了几个僧人,一本正经不知在那里干些什么。

西北重佛,河曲路新立,又没有什寺庙,这些东西也在商场里发卖。看着有些滑稽,实际上生意非常好,许多远路来的人,都会带些香烛、佛像之类的回去。

高昌一带原来信奉摩尼教,几百年前改成佛教,现在已成佛国。特别是与黑汗打了一百多年仗,信佛之风更盛,家家供奉,人人都是信众。经过这里,陈希志和廉成都双手合十,极是恭敬。

前面的笔墨书籍,使他们见识到了中原文风之盛,这里的佛事用品又分外亲切。

离了佛事区,紧接着就是各种衣饰,陈希志和廉成看得眼花缭乱。只是金三不停留,他们就只好跟着向前去。直到了卖糖茶的地方,金三才停下来,道:“这里的东西高昌少见,我们可以看一看。”

高昌跟游牧地区不一样,他们农耕,本地又多产水果,并不多么嗜好茶叶。当然,作为中原人流传下来的习俗,茶也是日常饮品,不过不是生活中的必须品。

陈希志和廉成走上前去,看各种茶叶,有目不暇接之感。每种茶叶都在一个大玻璃罐里,旁边一个小纸板,写了茶叶种类,产自哪里,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冲泡饮用,当然还有价格,非常详细。看了限多种茶叶,两人才知道刚才金三泡茶为什么那么自得。这里最好的茶叶,也没有什么信阳的明前茶,而最贵的已经要五两白银一两了。这个价钱非是大富之家,那是绝对喝不起的,能闻味就不容易。

金三对两人道:“那等好茶,都是及时采摘,要及时喝的,时间一长就变了味道。于我们做生意的商人来说,不是好的货物。你们来看这边,听说是产自洞庭一带的陈茶,越陈越香,价钱没有那贵。这种茶叶与刚才喝的不同,在里面加奶、加糖也是美味,卖往西域,甚至卖往河中,再西都可以。”

陈希志看那茶一团一团,摇头道:“这不就是以前见过的团茶?有什么稀奇。”

金三道:“大人,看着相似,但这茶与团茶两种味道。既可加奶、加糖饮用,也可以冲饮,味道都上佳。团茶是蒸青,时间长了就要朽败。这是发酵,时间越长不但不会朽坏,而且越陈越香。”

两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听金三在那里说。这种发酵茶,后世种类繁多,最有名气的就是普洱茶,还有黑茶、白茶等诸多名目。越陈越香之类,是杜中宵依据记忆中的印象,引导出来的。其实发酵茶最大的长处,是方便长途贩运,而且特别适合草原和大漠。另一种发酵茶是红茶,方便长途海运。

高昌不嗜茶,不代表丝路上的其他地方不嗜茶,越向西去,对茶越是喜爱。金三明白,这是一个大商机。特别是与另一边的砂糖配在一起,实在绝配。

陈希志和廉成不是商人,听金三讲了一气,觉得此物能赚钱,但兴趣不大。到了另一边,金三一讲砂糖,再一边价格,陈希志和廉成的眼睛不由瞪了起来。

西域早有砂糖,甚至还早于中原,那里商路的尽头之一,本就是印度地区。这个结果不只是因为海运不发达,此时的印度,很多地方不通商路,繁华的内陆地区只能走西域。西域有砂糖,而且深受百姓贵族喜爱,不过价格却极其高昂,直比金银。与茶叶相比,砂糖可以直接当成国家财富。

看了一会,廉成道:“员外如此热衷于此,想来有用意。”

金三道:“我欲买一些砂糖,跟那边的茶叶一起,送回高昌,作为礼物。两位觉得如何?”

廉成道:“甜味谁不喜受?以砂糖为礼物,还胜过金银,当然是重礼。”

金三道:“以后铁路修到了黑水城,甚至到伊州,这些以前难得的好物,就应有尽有,而且价钱不贵。送给高昌的权贵做礼物,让他们知道商路通了的好处。”

陈希志和廉成两人连连点头。高昌人重财货,这些砂糖,堪比金银,看着格外顺眼。贩运货物赚钱是商人的事,这些东西,直接可以看作财富,就跟每个人息息相关了。

金三想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支持自己,不要打仗,痛痛快快迎宋军入西域,大家财。中原来的稀奇货物没有带两位使臣观看,就是要看这些跟白花花银子一样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