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帝焰神尊 > 第415章 陨落

帝焰神尊 第415章 陨落

作者:一品小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26:25 来源:258中文

刘琦应典韦要求,将刘睿调到了神刀卫,升护军校尉,为典韦副手。

职位虽不高,但责任重大!跟在刘琦身边,锻炼的机会也更多。

就凭堂兄刘磐少时对自己的照顾,刘琦也会用心培养一下自己这个侄子。

乱世出英雄,战争出良将!

这一圈下来,除了本就留名史册的步骘,还捡了个刘亮,挖掘出刘睿。不错,不错!

柴桑一破,历陵便从一座孤城变成了大前方。兵力和粮草源源不断从江北运送而来。

海昏很快便被刘汉大军攻破,两路水师合兵一处屯于柴桑,集五万大军由周瑜指挥。进可东图,退可西守!

登陆后向南的部队由周泰率领,加上降军和历陵的部队也已多达五万之众。

大军攻破海昏后继续南下,向南昌施压。

虞翻眼看形式不对,屡次请张飞东撤。

南昌怕是守不住了,再不后撤,张飞手上这几万人将会被咬死。

除非,他们能死守南昌,并坚持到刘备大军来援。

可是……

此时的刘备早已焦头烂额。

北面战场更加紧张呢!

就在刘琦与郭嘉等人紧张地谋划着如何攻破南昌的时候,晋阳有快马送来急报郑玄老爷子年岁已高,病入膏肓,生命垂危。郑老爷子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再见一次刘琦。

刘琦突然一阵失落!

这个仁慈的老人,一生都修生养性、与世无争,将一生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学说与育人。

想起当年在洛阳骗走这位老人,其实现在想来自己当时认为自己有多高明根本就是自以为是。当时权利滔天的何进都留不住的老人,怎么会看不穿他那点小把戏?如果不是郑老先生自己愿意去,谁能勉强?

在留城教学,到晋阳开办学府……

与刘琦一起探讨术数,钻进藏书阁就不出来了……

住事一幕涌上心头,刘小琦不由得心酸。

当即将东征的事务全权交由郭嘉、周瑜打理,带着六千卫士和从王安那儿拐来的步骘踏上了北归晋阳之路。

相信有华佗、张机在,吊着郑老先生的命,许他一个最后的心愿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刘琦却心急如焚。

郑老先生北上十六载,一心扑在著典与治学上。虽然十六年如一载地称刘琦为小友,从未认刘琦为主;但他为刘琦集团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刘琦冶下的县郡初中级官员几乎大多出自留城学院或者晋阳学府,直到蔡邕和刘表到长安开办长安中央学府。闪舞小说网www但那也不影响郑玄桃李满天下。甚至包括刘琦、荀、田丰、郭嘉、贾诩等刘琦集团的大脑们都常常聆听其教诲,尊之为师。

不仅如此,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广被当世学子推崇,广为流传。很多儒家学士尊郑玄为“先师”。

刘琦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往晋阳。待他赶到达晋阳时已是八月十一。

初秋的晋阳早晚已有丝丝凉意。

刘琦甚至来不及返回府中梳洗,便径直催马赶到了晋阳学府。

可郑玄不在学府。

原来,国渊回到晋阳后便将病中的郑玄接回家中奉养,侍若亲父。

郑玄年岁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晋阳“济世堂”没有华佗、张机坐镇,他们的弟子再强也难以逆天改命。国渊情急之下,急书长安,请田丰务必说服华佗、张机北上为老爷子诊治。就算无力回天,也加以调理,让老爷子能完成最后的心愿。

华佗、张机悬壶济世,本就医者父母心,更何况他二人在晋阳时也与郑老多有来往。话不必田丰多说,听到消息当时便放下手中所有工作快马赶往晋阳。

就连仁心仁术的三夫人张宁都将自己的孩子托负给了貂蝉,只身随二位神医返回了晋阳。

三大神医同时出手诊治的事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但……

既便三人加一块,医术超绝,也无力逆天改命。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改变。谁都无法逃脱!

郑玄已经七十有五了,比起历史上的记载他已经多活了两年了。放在这个平均年龄五十都不到的年代,已然是长寿中的高寿了。

三人废尽全身解数,也不过为郑老先生延长了月余寿命而已。

刘琦赶到时,郑玄已到了油尽灯枯,弥留之际了。

也许之前郑玄还有许多话想跟刘琦说说,但现在已经有气无力了。

刘琦坐在郑玄的床边,轻轻地拖住郑玄那已干瘪的手“郑老,我回来了!”

“刘……小……友……”郑玄见到刘琦,嘴角挂上了难以分辨的微笑,眼睛突然冒出光芒,精神似乎好了许多。

但刘琦身后的两大神医知道这是人去逝前的回光反照。

郑玄,命不久矣!

所有人都退到了屋外,只留下了刘琦。

郑玄已经没有力气说太多东西了。

刘琦就那样静静地等着,象一个孩子守望着亲人的最后的嘱托。

“玄识得王,乃玄三生之幸!望王念天下苍生之苦,登基称帝……”

这是郑玄走完人生七十五载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郑老先生一生不为官,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窗外的事他都知道,门儿清。刘琦给了他天下太平的希望,只是他无缘亲眼目睹。

建安七年八月十二子时三刻,一代大儒郑玄因病陨落,享年七十五岁。

刘琦召告天下,并令三军暂停征伐一月,举国同哀。

诏书所至,天下悲恫。数万学子自发赶往晋阳为“先师”送行。曹操、刘备倒不是想停战,而是他们巴不得刘琦能停战,以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刘琦留在晋阳亲自主持了郑玄的丧事,国渊行子嗣之孝。

郑玄一生不官,刘琦追之为“汉王师”,留侯。牌位入忠义祠,享世人香火。

汉王师,汉中王的老师。

以留城之名封侯。

虽不仕,一样光耀门楣。

这个东汉末年第一大儒的人生因刘琦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