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帝焰神尊 > 第416章 撕破的脸

帝焰神尊 第416章 撕破的脸

作者:一品小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26:25 来源:258中文

处理完郑玄的后事,刘琦没有再往战场而去,直接带着张宁、华佗、张机等人返回了长安。

说实话,哪一片战场都不需要他坐镇了。没有他在,所有的统帅及军师们皆可放手施为,而不用顾及他的想法。虽然他不论武力或智力都属于拔尖的存在,但他在便限制了手下的发挥与成长。

长安,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荀彧回到长安后来信说,刘表是一个好的权术家,却不是乱世当中的合格统治者。他一味地追求帝王平衡之术,将权利下放给下面许多人,让士族掌权又有抬头之势。比如刘璋,还有从荆州调来的蒯良蒯家。

荀彧也出生士家,自己手握大权,也不好说的太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既然刘琦认定曹操谋害了天子,那么国不可一日无君,长安的众臣工大贤都跳出来合谋“另立新君”之事了。

刘协一脉已然断绝,要立新君肯定得从刘氏旁支中去挑选。

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非刘琦莫属!

不论是血脉之亲疏,还是目前地位之显赫,亦或势力的强悍,刘琦都是不二人选。

论影响力,蔡邕、许靖、刘巴、刘表、刘璋等人要么当代大儒,要么当代名士,亦或是皇室宗亲,也或曾是一方诸候……

再加上刘琦的核心谋士荀彧、田丰等人。闪舞小说网www

这些人聚在一起议另立之事,总感觉有些怪。

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忠于汉室的呢?谁能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呢?

也许曾经还有许多人会抨击刘琦贬士扬商的举措,可这么多年下来谁获利更多呢?

还是有资本更多的士族们呢!

只不过社会形态从大肆兼并土地往资本聚积方向转变了而已。

谁还真嫌铜臭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难道不是读书人说的?

刘琦称王后大幅提升了麾下各级官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以避免贪贿之事。此举得到各级官员大力支持。一心办事,政绩考核好了,上面发放下来的福利远比以前圈得的土地收获更多。

士,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社会制度下都排在其他阶层之上。因为士代表的权力。

刘琦治下的士族,依然是权力的掌控者,只是又与汉制有所不同。他们脱离了土地,转向了资本。还有对私兵的严格控制也让士族本份了许多,当然这跟的施行以及各城池中治安部队的强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新兴起来能壮大的士族,肯定是能够接受并支持刘琦改革并实施新政的。

比如太原王家、以郭缊为首的郭家,以田丰为首的田家,以荀彧为首的荀家旁支,以赵雷为首的赵家,以文聘为首的南阳文家等等。

刘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士族依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同时百姓却因为有了田地而活得富足。

良性循环,士族们更加富有了,当然也越来越支持刘琦了。基本上来说,就算刘协还活着,估计刘琦治下的上到士族,下到百姓也没人会记得他才是大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了。

刘备在闷头发展,只看到刘琦的曾打压士族,觉得刘琦的做法有悖祖制,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曹操知道刘琦真正的厉害之处,他与刘琦来往更密切,接触更多,渗透的更彻底。

如果当年在南阳能赢得那场暗战,或许还能有一拼。可现在,没有人再说刘琦是错的。刘琦让士族更富有了,却也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士族还是士族,却没有了土地和军队的控制权,没有人再可以轻易地哄抬物价,因为官家拥有盐铁马匹的绝对控制权,也是最大的粮仓。

其实曹操非常明白士族把控权力、金钱、粮食的危害。但他没有办法,也曾想象刘琦学习,可惜他选择的地方不允许他这么干。

所以他其实也挺苦闷,这仗打的,他都开始打地下死人的主意了。

没办法,战争就是烧钱的游戏。

建安七年九月,为了振奋各战区低迷的士气,曹操在程昱、董昭等人的捣鼓下假假帝之手称魏王,定都濮阳。

曹操封王称孤,大肆分封群臣,顿时让前线的士气一片大振。

虽然荀攸没有主动支持曹操称王,但也没有反对,他只是继续做好他谋臣的本分工作而己。

当然,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支持曹操称王的。一些老臣还是不愿意,但也没办法。衣带诏留下的阴影让他们不敢去与曹操唱对台戏?

不过也有人表现的比较明显。如刘晔,他当时投曹操,是因为他觉得更有魄力在这乱世力挽狂澜罢了,更何况当时主要刘协在许都。

但是曹操称公,不到半年又称王。

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是汉室宗亲,大汉王朝再难也是他们刘家的不是?

刘晔阻止不了曹操称王,但他可以阻止自己为曹操效命。

就在大家恭贺曹操封王当天,刘晔告病请辞,希望能回淮南。

曹操何等聪明,当众请御医为刘晔把脉。

搞得刘晔很没面子,当时甩手抚面而去。

再后来……

刘晔便被软禁了。

曹操称王,刘备倒没多大的反应,他自己那个吴王一样来历不明,哪有资格嘲讽曹操?

五十步笑半百步罢了!

刘琦也没什么火可发了。都已经开战了,还能怎地?

反正都已撕破脸了,谁会在乎谁?

刘琦从晋阳到长安一路都在想郑玄临终前的话,再加上荀彧汇报的长安的情况。

称帝,这个严肃而凝重的话题终于摆上了台面。

刘备自称吴王,割剧江东、淮南、青州。

曹操称魏王,占有大汉天下原来最繁华、人口最多的中原大地。

而他自己,占有大汉半壁江山,却只领着“汉中王”的名号。一个郡王,从地位上就明显低了曹操、刘备一头。

既然已经与两位自立的王撕破了脸,既然认定了汉帝已殁,那为何借长安城中众人议帝的东风,顺势而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