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234.战争结束,马放南山

九关 234.战争结束,马放南山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韩琦的阻拦计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宋军付出了一万五千人的伤亡,留下了西夏九千余人的性命,剩下的一万多人则是逃之夭夭,当秦州、会州、德顺军的乡勇赶到的时候,只剩下一片狼藉,需要他们收拾,甚至这漫天大火还扩张到了周围,包括秦州的一部分森林。

森林在秦凤路中的重要性和珍贵,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即便不认识字的人,也知道,保护山林起码在灾年的时候,他们还能从森林中找到些吃的来填饱肚子,而现在,这一场大火蔓延燃烧,竟然要把这秦州与西安州之间最后的一点点森林给烧没了,这让徐清如何不心痛。

他得知消息以后,赶忙让在前线正准备回归到秦州境内的乡勇停下步伐,赶忙向火势燃烧凶猛的地方出发,尽最大努力去阻止火势的蔓延,可命令尽管下达了,可成效却并不大,这一把火,只要蔓延开来,除非烧到没有东西可烧,不然想要剿灭它,就只能靠老天爷降雨了。

到最后,众人也还是没能阻止火势的蔓延,整个西安州南部的大片森林彻底从地图上消失,那原本葱葱郁郁的森林,现如今变成了一副黑色的森罗地狱,其中飞禽走兽全部灭绝逃散,如此景象,与人类乱世,没有任何的差异,只不过这是动物的乱世,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担心,等火烧稍小之后,许多周边的百姓便走进了森林之中,对这片燃烧殆尽的森林,做最后的采集。

他们将没有燃烧殆尽的木头带回了自己的家,将没有烤焦的动物也带回了家,当所有人最后拿无可拿之后,便慢慢离开了这片地方,从此之后,这片燃烧完的森林便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开始慢慢向沙漠过度。

而西夏军,凭借着这一把大火,成功的阻挠了宋军的追击,当宋军穿越火海继续往前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几座已经被捣毁的山寨和一座被彻底毁坏的天都城了,城中剩余被拿来做玩乐的少男少女,全部都没有了头颅,整个西安州,彻底成了死州。

不过这一役也有一些好结果,那就是西夏三军伐宋一战,此时中路因为军粮缺陷,已经是再无进攻之力,,而仓促逃跑之间,那进取之心也是早就魂飞九天了,而中路是西夏三军中最为强大的一路,此时面临彻底的崩盘,其余两路自然很快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夏宋之战,从此时开始,攻守之势易也。

也正因为如此,韩琦的动作并不慢,眼前的大火持续少了十几天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韩琦又在西安州的南部集结起了六万的大军,而从中原出发的禁军精锐,此时也终于抵达,总数大约在四万左右,再加上西安州原本就存在的四万部队,此时整个西安州上,大约汇聚了十四万大军,供韩琦驱策,而对面的西夏军,则只剩下了七万人可堪与宋军一战。

面对兵力上的差距,韩琦自然不会放过李元昊,他在等火势稍息之后,立刻下令大军开拔,将整支军队从西安州的南部带到了西安州的北部,然后将原本被李元昊离开时捣毁的各个城寨,安排乡勇重新修建,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在沿西夏国境上,总共修了久座山寨,以保护西安州的安全。

而在这段时间中,韩琦手中的宋军也没有片刻的休息,一面修城,一面还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开始进攻西夏境内的各座堡垒,不过进攻的效果并不怎么样,西夏境内土地,百分之七十都是由沙漠组成,剩下的土地则都是些丘陵,而与西安州接壤的这段土地,正是大片大片的丘陵,碉堡全部都修建在一块块高地之上,只需要少数人守城,便能让宋军的步伐变得很慢很慢。

而这样的碉堡,几乎铺满了整个西安州沿线各地,十多天下来,宋军只往前行进了十里左右的距离,李元昊则利用这段时间,立刻将自己的军队集中起来,随后在整个西夏下达召兵令,在顷刻间就把自己的军力从原先的七万,扩张到了十五万,攻守之势再次改变。

只不过这一次,韩琦可是一点都不慌了,根据宋朝情报部门的调查,西夏可战之士,大概在四十万左右,而这次西夏三路伐宋,却只总共调集了二十万的军队,这是为什么?是他不想一口气吞并秦凤,还是因为李元昊怀有仁德之心,不想大动刀兵?

都不是,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西夏的粮食不足以支持四十万大军的作战,这就是李元昊为什么只发动了二十万人来与宋朝作战的原因,而现在,李元昊骇然发动十五万大军,表面上确实是来势汹汹,可其实是强弩之末,快要不行了,他现在的粮食,又能够这支大军撑几天呢?韩琦心中自然有底,恐怕不出这一个月,李元昊的粮食就能彻底消耗干净,到时候,也就是西夏土崩瓦解的时候了。

只不过韩琦的美梦做得再怎么好,也赶不上现实来的残酷,在韩琦带领大军与西夏军队在西夏国土上打的正焦灼的时候,西夏的一位使臣则带着李元昊的命令进了大宋的宫廷之中,上表言和了。

至于言和的条件,则是西夏归还宋朝所有已经侵占的国土,且取消帝号,永世向宋朝称臣,二来呢则是减少岁币的支出,从每年一百万贯,减少到每年五十万贯,另外第三呢,就是重新开启界市,并且允许马匹贩卖到宋朝,以这三点,来求取宋朝停止继续对西夏开战。

而在这番话之后,则是非常直白的威胁,西夏使臣当着大宋皇帝的面,直言不讳,若是宋朝还要继续进攻西夏,那么西夏将会彻底转入大辽的怀抱之中,与大辽共同进攻宋国,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威胁让整个大宋朝堂都炸了锅,毕竟此时即便是傻子都能明白,在此一战中,到底谁占有更大的优势,更何况这些人都是饱学鸿儒,一个个都比人聪明百倍,又哪里不会懂得这个道理。

再加上此战开始直到如今,宋朝为之花费的钱财已经达到了上千万贯,后续的部队也已经在调动了,若是就此停下,那么这一千多万贯的财政窟窿又要找谁来补?难道还要继续加税给百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西夏使臣刚刚提出要求和的时候,整个朝堂几乎是一片的反对之声,可到了后来,情况就慢慢开始变了,没过几天,大辽在北宋边境集结军队的消息就开始传来,大辽使臣名义上是说惯例检查边境,只不过这么数十万大军在自己头顶上晃悠的感觉,宋朝大臣又岂能真当他们是散步。

等再过几天,东南不稳的消息也开始传来,许多部落羁縻州纷纷出现了异动,需要加大当地驻守军队数量的请求也开始从地方来到了中央,紧接着夏天开始接受,秋天来临的消息通过一片片枯叶毫无疑问的告诉给了朝堂诸公,若是再打下去,那么今年秦凤路,就要彻底陷入粮荒的境地了。

此时整个秦凤路上各路大军加在一起,总共大概有十八万左右,这些军队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需要秦凤路自己来提供的,旁边的各路只是提供一部分而已,而这些粮食从哪里来,自然是由秦凤路上的百姓家中而来,而运送粮食的乃是何人,自然是秦凤路生活的各州百姓,这些为将士们运送粮食的人,登记在册的就共有十五万人,至于没有登记上的,大概也有一万多人,这么多的壮劳力参与到运粮的任务中去,哪还有时间来收割自家田地中的粮食。

若是时间再拖下去,秦凤路今年的粮食产量是非常有可能比去年还要少的,种种因素之下,最后,皇帝陛下还是做出了一个让韩琦十分失望的决定,那就是同意停战,夏宋之间,恢复和平,重开界市。另外每年支付给西夏的岁币由原本的一百万贯改成十万贯,并且五年一付,从今年开始算起。

当消息传到韩琦手上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相信,为了这一战,整个秦凤路付出多大的代价,他是最为清楚的那一个,而现在,竟然在胜利即将到来前的一刻说要停止,他怎么能够接受!

可是没办法,陛下的命令他就是不想接受,也只能接受,尤其是除了他之外,秦凤路上的百姓是真的已经疲惫不堪了,连续两个月的征战让所有人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尤其现在是在他国作战,虽然只是隔着一条边界,可心境却是有了很大的改变,再加上秦凤路的整个西北角全部沦陷,此中百姓早已经是期待和平日久,所以韩琦面临着民众的压力,最终只能陪着钦差大臣在那停战书上签了字,然后解散军队,结束了战争。

当和平的消息传到徐清的耳朵里时,他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后便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此战的主战场在西安州,而秦州则是西安州的大后方,若论承担的压力,秦州无疑是整个秦凤路上最大的,所以他所征召的乡勇,运粮的人都是最多的,眼看着秋收即将到来,徐清自然是急在心里,现下见战争结束,百姓归家收粮,心中自然是松了口气的。

只不过对于战事如此仓促的终结,徐清心中也是感到很遗憾的,不过从这一次来看,徐清倒是没有那么讨厌皇帝所做下的决定,因为就算现在休战,西夏所要面临的困难也已经够多了,紧缺的粮食,动荡的士族,还有其余小国对他的窥视,起码五年之内,他是不可能再兴兵来攻伐宋朝了,而这段时间,对于徐清来说,起码是足够了。

等到秋季的第一个月到来,马德明所率领的太平军也平安回到了秦州,他们攻下粮仓之后,立即抢了船只顺着葫芦河而下,然后把西夏其余的船只全部用火烧光,依靠步行,西夏的军队根本就追不上他们,至于骑马,在这森林之中则是要比步行还来得慢,所以一行人也是有惊无险,回到了秦州。

而随着德顺军和太平军的回归,夏宋之战,也是正式宣布告终,西夏所占领的土地也全部尽数归还,而韩琦也带领着大军从西夏的国土上撤离出去,一场原本可以影响天下的大战,就那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只不过他的影响却还在继续,只是不像原本那样浮于水面,而是暗藏进深海之中,在水流的最底层,搅动着这个世界,等到时日一变,就会将这小小的暗流化作洪荒猛兽,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

而此时,整个世界却是暂时进入了一个平和的时期,秦州的乡勇在休息了一个星期之后,立刻就重新进入了各项工程队之中,棉花种植基地和青稞种植基地继续扩大着他们的耕种面积,而人类食用的粮食也总算是到了收割的季节,徐清在当季收割的第一天,带着自己的全部属僚去了离成纪最近的一个村子参加了丰收祭典,然后便跟着太平军的将士们开始一起参与进了收割的活动之中。

这一年对于秦州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之年,战争虽然给秦州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可这影响却并不算大,相比起去年来说,整个秦州扩展耕地达到了两百公顷左右,剩下的荒地也整修了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依靠着这些修葺土地以及新开的土地,整个秦州的产粮数量相比起去年,整整提高了九千石的粮食收入,再加上原本的产粮,整个秦州今年的粮食大概是去年的一倍左右,达到了两万石的规模。

这一个数字,大大的让整个秦凤路的官员们感到震惊,短短一年的时间,秦州就从一个叛乱的州郡重新恢复到了粮食产量第二的州郡,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而徐清则凭借着这多出来近乎一倍的粮食产量,立刻将前一年的粮食采购计划推翻,开始进入到还债的阶段。

通过征收上来的粮税,以去年征收粮价提高百分之十五来还,一时之间,整个秦州的农民都开始赞颂起了徐清的伟大,而府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逐步攀升,逐步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威信的政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