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905

九关 905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七月开始,天气越来越炎热,与现代不同,工业污染尚且没有那么严重的时代,四季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分明的,不会像现代一样,几乎人还没什么感觉就直接从冬天到夏天,然后夏天到冬天,几乎没有什么春天和秋天的时间,而西南地区的干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并没有要下雨的迹象,不过因为朝廷对此作出了足够的应对,所以虽然财产损失较为严重,但至今还没有出现没水喝人被渴死的情况。

这也让朝廷得以安心,强大的工业体系和运输网络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从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运送水资源的班次是一辆接着一辆,朝廷为了保障西南地区的用水,可以说是花费了巨大的力气,从各地调集纯净水来解决当地民众的用水困难,加上本地河流的水资源,足以让这些民众度过这一个灾年,为此朝廷和地方上花费的金钱是以十亿贯为基础的。

不过这些钱无疑花的十分值得,西南地区并没有因为干旱而不稳,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西南地区也都平安无事,每天运送水和粮食的车辆来往不绝,从而保障了西南地区民众的生活,就在徐清以为天下无事的时候,一道从东南亚殖民地传来的速报却震惊了整个朝堂。

现今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泰国等地爆发叛乱如今已经包围各地的租界,其中柬埔寨地区的租界已经被攻破,无数宋人被残忍的对待,租界总督只能命令军队守住中央防卫线,以等待援军的抵达,至于外围的工业区以及当地民众的居住区则全部沦陷,化身为一片地狱了。

这个消息无疑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在所有殖民地中,东南亚地区无疑是最为温顺的,毕竟从古代开始,他们就与中原王朝多有来往,彼此之间关系可谓十分深厚,甚至当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还曾经统治过这些地区一段时间过,因此在面对宋朝的殖民时往往也没有太过于强烈的反抗,算是整个宋朝殖民体系中最为平和的,十几年下来,双方友好交流,租界之外的事情也都归当地贵族管辖,这些买办也确实做得很好,双方十几年的时间,几乎没有爆发过太大的冲突,怎么会突然爆发这么大规模的叛乱。

根据三地总督的说法,造反人数已经突破百万,这无疑不是简单的闹事,而是全国性的事件,徐清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命令周围租界的军队立刻赶往三处租界进行援助,务必要保证三处租界的安泰,这其中居住着大量的宋人,数量达到二十万之众。

至于租界之外的宋人则实在没有办法,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广东人和福建人的移民地,从唐朝开始就陆续有人往这些地方进行移民,所以宋人也并不仅仅只居住在租界里,还有许多是在内陆生活和工作的,这些人据总督所报,很多都已经遭遇不测,这些当地人根本是不管不顾,只要见到宋人,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便是连小孩儿也不曾放过,对于这些深处内陆的地区,如今暂且还无法顾及,只能率先救助租界地区,将租界保留下来,再做他途。

尤其是柬埔寨地区的租界,周边区域已经全部攻破,若是再迟一些,恐怕核心区也会被攻破,其中可是有着将近五万名宋朝人,这要是遭遇不测,那会是宋朝重大的灾难,尤其是对于徐清本人来说,会是巨大的政治危机,身为国家领袖,竟然眼睁睁看着一个租界被屠杀,这是不可饶恕的事情,所以徐清第一道命令就是救援。

同时他派出特使前往这些地区,与当地的贵族,官员以及资本家的代理人们进行商谈,他要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导致这些地方全部反叛,他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毕竟这些地区原本如此温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宣布造反呢?这实在是有违常理的事情。

接到徐清的命令之后,驻扎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等地的军队立刻向三处租界移动,而面对宋朝的正规军,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军队自然是无法抗衡的,其中柬埔寨租界受到的损失最大,保守估计大约有六万人左右在此次骚乱中不幸丧生,其中主要是当地人为主,宋人死亡数量在一千人左右,并不是特别的多,但造成的恐慌却是巨大的,至于另外两处租界则要好得多,死亡人数都在一万以下。

每一处租界都靠近沿海因此撤退的速度也很快,同时拥有巨大的城墙作为靠山,凭借着现代化军队的力量,阻挠这些农民部队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当援军抵达之后,迅速便将租界之外的农民部队驱除,夺回了对于租界的控制权。

之后指挥官们立刻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些军队是纯粹的农民起义,并没有贵族加入其中,之所以会发现这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些军队并没有现代化的军队,即便有一些火枪洋炮,但并不成规模,同时也没有人去指挥他们,作战体系极为混乱,完全是凭着一股怒火在向前发起冲锋,所以当援军抵达之后,获得充足兵源的租界立刻向这些地区发动反击,很快就将这些乌合之众击败。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造反部队都十分瘦弱,并没有身体强健的人,这显然也是农民起义所应该有的形象,而此时,这三地的贵族也纷纷向朝廷报告,说自己此刻也陷入苦战,被农民起义军所包围,显然,他们并没有加入此次的造反,而这也让宋朝人对此次行动的真相开始慢慢接近。

在收回租界之后,援军指挥官立刻开始制定救援计划,这些当地的贵族全部都是宋朝统治地方的重要力量,既然他们没有背叛,就必须要把他们救出来才行,不然若是放任下去,他们手中的力量有限,在上百万的人民面前,恐怕很快就会被歼灭,到时候宋朝统治该地,就需要花费自己的力量去进行直接统治,就算是培养新的一批买办,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指挥官立刻开始救援计划,将军队派往各地首都和行省首府,去帮助当地进行平叛。

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也终于知道,这一次的造反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原来自从五月份宋朝西南发生干旱之后,位于金沙江下游的湄公河地区其实也发生了干旱,不过因为地处热带,因此下雨量还算是可以,民众的用水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可到了八月份的时候,天气越来越热,可雨水下降量却开始不停下降,许多民众的用水开始出现问题。

要知道在东南亚,大多数人种的是水稻,这是一种用水量极高的作物,它不像小麦或者是玉米之类的作物,对于水没有那么依赖,因此当降雨量开始下降,而上游下来的水也越来越少的时候,自然引发了当地农民的焦躁心理。

而单单是如此,倒也不会造反,可接下来越南地区租界的一个骚操作却让整个地区就像是沸腾的油锅里滴下一滴水一样,瞬间炸了锅,这位地方总督在看到水资源越来越少之后,他也很焦躁,虽然租界里面没有农田,可是有大量的机器需要用水,无论是造纸厂还是工业机器,调动蒸汽机都是需要大量用水的,因此随着水量的下降,他们自然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这个时候,摆在这些资本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停工,等待干旱过去,要么就是继续开工,然后消耗水资源,这两种选择里,前者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些工厂每一秒钟都是在为城市盈利的,若是突然停下,自然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资本家们怎么可能受得了,再说这里是租界,又不是本土,本土由朝廷操控,强制所有企业关门,大家纵然不情愿,也不可能跟官府作对,因此只能关停。

但在租界地区,自然是为所欲为,同时总督也不愿意这些工厂停下来,毕竟这些工厂每分钟都在为自己上缴税金,同时这些资本家们在最近一段时间,也不停的给他送礼物,他自然不愿意把这些工厂停下来,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后者。

可眼前的湄公河越来越小,若是再这么继续用下去,这水是怎么也不够的,至于旁边的大海自然是不可能用的,毕竟那可是海水,若是把这些水放进机器里,不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些机器就都会被腐蚀掉,至于海水淡化处理,这花的钱可远远不止是一点点了,若是用这种方式生产,恐怕所有工厂都得破产才行,因此只能用淡水。

而最后,这位总督在所有资本家的怂恿和工人们的默许下,干下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将在湄公河旁边挖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然后将湄公河的水引导到这个大湖里面去,从而储蓄水资源来作为使用。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租界的水足够用了,甚至根本都感觉不到这里发生的干旱,可对于下游的民众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原本水资源就已经少得可怜,如今大部分的水资源被引导到了这些租界中去,自然就使得农业生产难以为继。

而对于这些殖民地来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当农民没有水之后,他们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造反,这种焦躁的情绪从七月份开始蔓延,直到八月份,因为缺水,大量的农作物开始枯死,而租界却为了掩饰自己犯下的罪行,粉饰太平,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最终大片的农田被枯死,农民颗粒无收,面对饥饿他们唯有造反这一条路,最终群起响应,上百万人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浩浩荡荡席卷整个东南亚地区。

这就是整件事情的经过,听完调查官员的叙述,徐清久久不能平静,他也是真的没想到,这位越南河内府总督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过想想也实在是正常,这些资本家,视利益为根本,再加上本身对于殖民地人有着歧视,压根就不在乎他们的死活,因此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不难想象的。

唯一要怪的就是自己没有提前想到这一点,西南地区大旱,而作为下游的东南亚地区,自然也不可能有太好的光景,徐清的心里很是自责,可回过头来想想,即便自己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的,单单一个西南地区,朝廷救援就花费了十亿贯左右的钱财,若是算上以工代赈花的钱,大约在十二亿贯左右,为此朝廷甚至要向银行借款才算是把这笔钱给筹集齐全。

毕竟朝廷每年的预算早已经划拨清楚,一百四十亿贯钱都已经有归属,剩下的钱大约在四十多亿贯而已,但这是国家储蓄,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诸如战争,金融危机等情况作出的储备,轻易是不使用的,因此这十二亿大部分是当地乡绅筹措以及国家借债所筹集的。

而这只是一个区区西南而已,总人口不过九百万左右,而东南亚地区保守估计人口在两千四百万左右,这么多的人又要花多少的钱,更何况这些人都不是宋朝人,而是殖民地人,就算徐清想要救他们,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根本不可能拨出太多的钱去援助他们的,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人根本不值得朝廷花那么多的钱去营救他们,因此即便徐清提早一步知道了这件事,其实也于事无补,最多就是阻止河内府租界的修湖而已。

但这只是矛盾的激发点而已,归根到底东南地区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本身水在不停的减少,若是没有这件事情,他们也要造反,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是自然规律,不过就算如此,徐清的心中还是颇为自责的,最起码若是自己提早知道,就可以阻止这件事情,也可以运送一些粮食,安抚民心,即便有人会死,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整个地区造成如此巨大的波动,经过此事,可以说是东南亚地区元气大伤,未来十年之后,所能获得的利益都会减少许多。

同时最重要的是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对于宋朝的恶感将会急剧增加,这无疑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未来宋朝再想要统治这一片地方,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必然是会增加的,这是长久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一次的平叛,无疑又要花费大量的钱去做,不过没有办法,天灾不是人来决定的,该发生还是会发生,而**,徐清也没有办法避免。

毕竟这些租界徐清能管,但是本国贵族对于本国农民的残酷剥削,徐清是管不了的,当旱灾来临之后,许多本地的贵族们,买办们纷纷开始大规模的进口市场上的余粮,一些在海外有关系的则是纷纷从缅甸,印尼,印度,新大陆进口粮食,囤货居奇,当旱灾爆发之后,便纷纷关停粮仓,等到民众快要饿死,市场上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纷纷以超高的价格来卖出粮食,逼得当地民众要么把自己家祖祖辈辈传了好几代的田地卖掉,要么就是全家卖身为奴,这种逼迫是徐清没有办法阻止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