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651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651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但对于徐清和朝廷来说,双方保持微妙的和平就足够了,不然皇帝和他的效忠者若是整天给朝廷找麻烦,即便不会出问题,那对于国家的办事效率来说,也将会大打折扣,面对如此巨大的一个帝国,作为国家的中枢,办事效率一定要非常的高才行。

不然地方上的办事效率已经很低了,若是中央的办事效率再这么低下,那么整个国家的进步速度就会变得非常缓慢,中央的办事效率必须高于地方,这是徐清的准则,不然中央的事物处理要远远多于地方上的,若是办事效率太低,整个国家就会变得臃肿,累赘,而皇室无疑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毕竟皇帝虽然没有参政的权利,但却有议政的权利,他发表的意见,朝廷还是要集中讨论的,而原本可以很快下发到地方的行文,皇帝只需要这么一做,便可以阻拦住行文的发布,把这个发布的时间向后推迟好长一段的时间,这对于整个国家和朝廷来说,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所以朝廷虽然和皇室的斗争水深火热,但这个斗争,徐清并不希望影响到整个国家制度的运转,所以必须要与皇室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将宗室人员大规模裁撤,这无疑是徐清向皇室刨出的橄榄枝,未来随着宗室成员的减少,皇室的资金也就更加充裕,皇帝可以拿着这些私房钱去建造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也可以用来购买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古玩。

让皇帝的经济得以充裕,这是削减宗室的一大好处,每年为皇室减少上千万贯的开支,这自然能够让皇帝息事宁人一段时间,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因为徐清的这一举动,皇室才没有太过分的骚乱政事的进行,只是在朝廷之外,皇帝常有对于政策的议论,毕竟朝廷之中,也有皇帝的党羽,民间文人雅士之中,支持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数。

他们通过报纸和媒体,借着皇帝的名头,传播自己的思想,确实聚拢起了一帮保皇党,在民间拥有名望,在朝廷拥有皇帝的庇护,徐清也一时很难剪除这些碍眼的家伙,所以只能纵容他们留在朝廷之中为官,但权利是没有的,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能够议政的,所以通过他们,皇帝想要表达的意见,也能传达到徐清的耳朵里。

对于这些意见,大部分的时候徐清是会采纳的,毕竟皇帝不是一个蠢货,相反,作为皇帝曾经的老师,徐清十分清楚,眼前的这位皇帝,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懂得审时度势,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再加上他的身边,近几年随着他的能力得到显露,也有很多人开始效忠于赵昕,其中也有不少精英人才,慢慢的组成了一个智囊团,为赵昕的计划作着准备,如此一来,他所提出的建议,自然不会无的放矢,而往往会和朝廷讨论出来的解决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互相补充,对于这样的建议,朝廷自然不会因为政见而留中不发。

这不仅仅对于事件本身没有好处,也对于朝廷和皇室的关系,没有任何的好处,凭借朝堂之上人的智慧,如果那些好的政策没有被采纳,立刻就会让许多人联想到宰相们和皇帝之间的隔阂是不是加深了。

进而怀疑到国家是不是要出乱子了,这绝对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能够做官做到登上承明殿的人,绝对不是简单人,最起码也是中央部堂级的官员了,官做到这个级别,那一个不是人精,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即便只是上司的一句话,他们都能解读出一朵花来,更何况是明目张胆的拒绝了,所以对于这些有用的建议,徐清大多都是采纳的,就算不采纳,也会给出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来,化解双方之间的成见,至于那些完全站在政治立场上做出的建议,徐清自然是不会采纳的。

不过好在赵昕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不会蠢到拿这些必定通不过的建议,摆在宰相们的桌子面前,平白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恶化,所以近三年来,双方也算是安然无事,徐清得到了一个稳定的朝廷,让国家的政策可以从上到下贯彻落实。

而赵昕也得到了让老百姓看到他的机会,以前的人民,只会知道他是一个皇帝,但对于他的能力,却没有任何人知道,但现在,随着他的建议开始逐步落实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再加上一帮笔杆子为赵昕造势,老百姓对于皇帝的印象也慢慢开始好转,尊崇的情绪也慢慢开始起来,民间的保皇党开始出现,这不得不说,对于赵昕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也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原本民间对于皇帝的印象,就是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他们的天,至于他的治理能力,并没有人知晓,毕竟那时赵昕还没有亲政,国家的意见大抵来自于政事堂,对于皇帝的印象,民间是很少的,而如今随着一连串的宣传,皇帝在民间的正面形象开始慢慢树立,再加上赵昕隔三差五便到全国各地去寻访。

他抵达地方之后,并不仅仅只是查看一处地方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地方工业的发展,经济的情况,以及百姓的生活,都表现出了关心,且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一些工人们住的地方,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然后和他们聊几句。

这种行为,让皇帝在民间的形象开始越来越好,这个时代,可还没有炒作这种事情发生在政治人物身上,所以赵昕的举动,可以说是立刻感动了一大批的人,毕竟皇帝在他们的眼中,乃是天潢贵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是老天爷的儿子。

这样的人物,屈尊降贵来到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中间,跟他们说这家长里短,丝毫不嫌弃他们的穷困和家中摆设的简单,据被皇帝接待过的当事人所说,皇帝看着他们的眼神温和可亲,不像是一位皇帝,倒像是一位邻居家的少年郎一般。

明明是一个少年,却有父母的风范,这是大多数人面对皇帝之后所得出的评价,如今的赵昕,如果算年龄,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但已然是一位优秀的统治者了,面对百姓,他可以很好的展现出仁慈的一面,在政事上,他也很懂得分寸,知道自己该争取什么,又不该争取什么。

他十分清楚,徐清的底线在哪里,丝毫不曾触碰,不得不说,能做到这些,赵昕的政治手腕,确实了得,有的时候徐清也不禁会想,自己想要顺应历史潮流的改变,将宋朝往更加现代的方向引领,

会不会是老天爷故意派赵昕这么一个优秀的皇帝来跟自己为难的,不然为什么要自己的统治之下,还要出来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来跟他夺权呢?想到这些,徐清对于当年自己救下赵昕的小命就感到很是后悔,如果当初随着历史的脚步,让赵昕死在那一次疫情之下,那么接下来的接任者,就会是如今远在新大陆的赵曙了,相比起赵昕来,赵曙的手腕无疑要弱得多。

明明占据着大义和更多的军队,却始终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以张青北为首的自由军,最后到现在,让张青北站稳了脚跟,从而真正发展出了一套适合新大陆的制度,双方算是形成了一个僵持的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能力上的不足所导致的,而赵昕在这一点上,无疑要强上许多。

在他刚刚成年的时候,还整天想着夺权,甚至还利用过徐清的三子,徐安来跟徐清作对,但随着这几年的历练,他显然已经明白,徐清作为首相,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朝廷如今的制度,皇帝的大权独揽时代,也早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局面下,赵昕并没有丧心病狂,或者是气急败坏,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接受了这个现实,从而调整了自己的策略。

首先便是自己废除了东厂制度,算是给了徐清一个交代,然后对于自己手中的军队,也慢慢开始从防备徐清,变成了向禁军靠拢,虽然指挥权还在皇帝的手中,但是调度权,却也慢慢交给了朝廷,如今这支军队,遍布五湖四海,与一般的军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外人看来,已然全部都是宋朝的军队了。

显然,赵昕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面对庞大的朝廷,整个士大夫阶级,即便是皇帝,想要直接正面对抗,赢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唯有慢慢来,聚沙成塔,才能够重新让自己站上这个国家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此之前,赵昕愿意忍耐。

这就是赵昕厉害的地方,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正是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年龄,而赵昕却已经沉静下去,慢慢身上有了一丝成熟政治家的风范,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十分厉害的事情,不过再仔细一想,徐清其实心中并不后悔自己当年救下了这个当初的皇子,如今的皇帝陛下。

赵昕的存在,对于国家来说,绝对是有利有害的,但在徐清看来,有利的一面是要大于有害的那一面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法律无法惩处的东西,他们隐藏在社会的黑暗满,被法律和正义所掩盖,而皇帝本人,是超脱与法律,而在现代社会,没有人能够超脱法律,所以法律和道德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争论点。

有的人认为法不容情,有的人则认为法律的底线是道德,若是法律连人的感情都无法包容了,那么这个法律已然变成了统治者的工具,而不是有温度的社会准则了,但在古代,因为皇帝的存在,而皇帝本身,便是道德的化身。

这一点从周朝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的楚怀王问鼎有多重,而周天子的回答,便是在德不在鼎,表示天下不在于九鼎位于何处,而在于天子是否有德行,有德者居之,这是西周时期,中国的统治者们便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而随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对于皇帝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他们要求皇帝要孝顺,要懂得体恤臣子,要听取臣子的意见,要亲贤臣,远小人,这些都是德的表现,如此一来,在宋朝,有些事情,法律无法处置一些恶人,而皇帝却可以,这就是人治的地方。

千万不要以为人治是不好的,如果是庸才来当皇帝,那么人治必然是坏的,毕竟庸才连是非对错都无法准确判断,这就很容易被其他有心之人拿来利用,而聪明人来做人治,这却并不是一件坏事,就比如赵昕,这样一个人,他站在高地观察整个宋朝,他就能够做出相对来说比较正确的判断。

当然,这个正确也只能是相对正确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出绝对正确的事情,因为人心中对于正确还是不正确的评判标准,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来评判的,而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自然也就没有最正确的那一个,但赵昕总是能找出人们心目中最为容易接受的那一点,来做出判断,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圣人执政,中央集权,这是卢梭心目中国家治理的最好制度,但无奈,圣人并不多,大多数执政的人,往往都是蝇营狗苟之辈,或者是庸庸碌碌依靠家族,官声上来的,像赵昕这样的人,即便没有徐清,也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盛世来。

作为皇帝来说,他绝对是合格的,称为一代圣主也毫不为过,而这样的人,是自己救下的命,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虽然如今是对手,是政敌,但不可否认,徐清的内心是骄傲的,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昕显然就是这句话的杰出体现,徐清在心里又怎么会不骄傲呢?

不过如今已然是政敌了,徐清自然也不会再把他仅仅当做是学生了,如今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为这个国家一不同的理念共同奋斗,这或许是两人唯一的共同点了吧,至于其他的,徐清则完全不可能认同了,毕竟双方立场不同,出生不同,所信念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共鸣了。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