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即使是轰击粒子,也消失了。虽然,量子力学诞生的初期,人们也会对里的的不确定性感到种种的惶恐不安,但是,即使是恐惧也会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因此,量子力学理论建立了起来。王道迷相信,如果自己的实验是没有错误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挑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此来建立一个新的理论。
王道迷所在的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里面有着最全面的实验设备。王道迷并没有和任何人说自己的实验结果,只是自己一个人每天埋头在实验室中。王道迷这种做法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就是一个疯了的人,而且是被战争打击到只剩下自己的实验研究的人。其实,对于王道迷这样的评价是没有错误的。王道迷是一位天才,十五岁就考入当时国内最好的大学,并且两年之后进入国家科学院,即中科院。但是,第三世界的爆发无情地夺取了王道迷唯一的双亲。天底下似乎只剩下了王道迷一个人了。一个人并不害怕死亡,但是,面对死不了的孤独的时候,没有任何事情比这样的结果还要可怕。王道迷还剩下什么,或许真的是自己放手不下的理想,不甘心吧。
在王道迷同行的科学家看来,王道迷只有十八岁。十八岁,对于一个完整的人生来讲还是太过于年轻了。他们整日也并不好过,但是,每当看到王道迷孤独的身影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心灵的放松,好像泄了气的皮球,终于不用被现实的世界再拍起来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来到王道迷的身边,说着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的安慰的话语。王道迷此时也会笑着回应他们。他们也许是感觉到的一种良心的填充,感觉王道迷的笑容就真的好像古代的杨贵妃一样,真的是回眸一笑百媚生。那种爱意,真的就是像他们这些人生或者老光棍想象的初恋一样,美妙、珍惜、回味无穷,以至于想要再来谈论一次关于王道迷的身世。此时,王道迷也会笑着说道:“不过,就到此为止了吧。”。此时,他们才会笑了一声,各自去干各自的工作去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实验室,也许是这世界上面唯一一个净土了吧。这里有重兵把守,严密到连一个苍蝇都不能飞过。这里的科学家并不可以和外界接触,甚至连一个微弱的光信号都不可发送出去,更不用说什么打电话之类的。这里的科学家有的只是一直不停地搞着自己的研究。常年的枯燥的乏味的工作早已使得科学家们从焦头烂额,变得乏味无聊。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整天眼神呆木,好像得了不知道是什么眼病而暗淡无光,甚至连眼白上面的血丝都是白色的。但是,年纪最轻的王道迷是一个例外。王道迷并没有颓废,反而努力的工作。
王道迷努力的源泉就是自己在实验室里面的偶然间的发现。这种随意将物质隐形再显现出来的手段可比现在的量子隐形技术高明得多了多了。想象一下,如果有了这项技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差不多就可以结束了。因为,这些机器人也是用的和实验室一样的能量检测设备。虽然,那些机器人可以检测到能量的数值,却无法得知物质的具体位置。这种消失,不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的延伸,就是对量子力学的补充。至少,目前来讲,王道迷真的是无法用任何仪器检测出来物质出现的概率,知道的也就是物质消失的时候,无论以何种方式来探测消失后的物质,探测出来的只是一种能量的数值,却不知道物质的位置。好像真的已经没有了一样。王道迷确信消失的物质还没有消失,只是真的像是魔法影视里面的隐形人一样,将自己隐匿起来。如果,会不会有可能到了另一个空间?虽然这种猜想与现在的理论格格不入,但是王道迷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相关的实验。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呢?王道迷想道。
王道迷首先是将粒子碰撞机建立好。只不过这一次,王道迷为了追求更大的能量碰撞,是将好几个加速管连在一起,因此,将原有的碰撞机的位置做了改变。王道迷将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将纯正的激光横向射入加速管内。这种激光是以蓝宝石作为激发装置进行激发。激光从待机粒子的一旁经过。如果时空发生了弯曲,激光将夜不会在沿着原有的路线直线前进,而是受到时空的影响发生弯曲。
这种撞击实验往往需要巨大的能量。如果,应用实验室的电能,王道迷的偶然发现必定会被发现。王道迷并不希望自己研究成果被其他人窃取。所以,王道迷就不能将实验设备的巨大能量通过实验室的电能获取。如果不能够获取巨大的能量,实验就不能够进行,自己的就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那么战火也不能够得到根本的熄灭。王道迷的想法用一位古代的先哲来说,就是“科技改变世界”。王道迷决定,可以先从能量这个主题入手。
科学家的嗅觉绝对是敏锐的。虽然这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后天的培养绝对是可以培养出与先天相媲美的敏感程度。王道迷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面的确是引起了不少闲散的科学家的注意。因为,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至少可以给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一定的说话权。所谓的说话权就好像是古代的奴隶主对自己的奴隶下达的不可更改的天神般的命令,高高在上。一开始,一些科学家们会在某个早上跟王道迷打声招呼。王道迷礼貌地回敬对方,但是不等对方开始说出下一句话,就匆匆走开了。那些科学家怎么会甘心,于是又选定了某个晚上,打了一份饭坐到王道迷的身边,开始从王道迷的家事开始说起,每每到了情伤处,便会洒下热泪,长吁短叹,掏出自己的手帕,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的袖口挡住自己的上半张脸,用自己的手帕挡住自己的下半张脸,然后收好自己的手帕露出红肿的两只眼睛。王道迷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是已经习惯了。这时候王道真便会端起自己的饭盘,轻声道了一声:“嗯,我吃完了,先走一步了。”然后大步流星地向着泔水桶走去,将自己还剩下的一点饭渣倒进桶内,轻轻的把自己的饭盘放在桌子上面,将自己的双手放进自己的裤兜内,走出门外。那位坐在原地的也只是嘟着嘴看着王道迷离开。这时候,便会有几个人坐到王道迷的原位或者旁边,开始议论今天的课题:王道迷研究论。他们认为,王道迷的手上有着让自己一夜暴富的各种各样的研究素材。
后开,那些科学家也改变了自己的方式,不再和王道迷搞亲热或者是其他什么的亲热方式。他们开始跟踪王道迷,当然,并不全是人为的跟踪方式。他们脑子很灵活,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器械等各种工具,不惜利用一切可以在理论上行得通的手段,对王道迷进行跟踪调查。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关于王道迷研究的资料。王道迷的手稿上面写着:关于新能源的开发项目。他们打开王道迷的研究资料,里面尽是一些关于核聚变的研究资料。
“这不是研究过了吗?”科学家甲拿着王道迷的研究资料说道。
“可能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们没有发现吧。”科学家乙说道。
“是这样啊。我们再看一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科学家丙说道。
于是几个科学家在一起开始研究核聚变反应。但是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研究出什么头绪过来。这种已经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东西真的是没有什么科学家甲通过自己的层层论证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因此,科学家甲认为,王道迷的研究就是一个荒唐的笑话。在场的其他科学家也认为王道迷的研究是不现实的。毕竟王道迷就好像将5000年前的人们的制铁技术从新拿过来研究一番一样,并且大喊大叫着说,这是多么高超的一项技术哇。崇拜自己的先知,已经在这些人的脑海中变得无稽之言。
虽然核聚变反应已经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形成相应的理论,但是,王道迷心里明白,要想研究出新式的能源,就不得不重新研究以前人们研究过的理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人们会觉得已经被探究过的原理已经没有必要再探究下去了。或者是说,那些人们刚开始的好奇心已经被泯没的。因此,他们在面对新的发现的时候总是拿着刚开始的脸理论一筹莫展,总是以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只有应用了。殊不知,自以为掌握的方式方法总是要有一些例子来进行有力地支撑。王道迷认为,探究新的能源就要将以前的人类探究能源的方式方法参悟一遍,以至于达到烂熟于心,这样,自己才有了强大的基础。正所谓,熟练掌握自己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应用相应的方法是进阶,最后的才是创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熟练的专业知识上面的。于是,王道迷开始丰富他自己的相关的专业知识。
那些科学家自从知道王道迷是在研究以前的古老的不能再古老的理论的时候,开始对王道迷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只有更加先进的发现,或者是现代的理论才符合他们在这个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的身份。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满足,他们才会有脸去面对自己的亲人,尽管并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亲人身在何处,或者已经死去。他们不在和王道迷走在一起,或是说一句话。但是,他们却想着要背着王道迷谈论一些关于王道迷的事情,可能是一些关于王道迷的家事,但是,这点未免是有点老生常谈了,于是他们开始谈论一些关于王道迷的现在的事情。比如,王道迷研究的论题,关于能源的再次探讨。
其实,王道迷这种做法还是有着一定的掩饰的意思,误导那些科学家们以为自己正在进行新能源的探讨,其实,自己是在对于自己发现的现象进行相关的准备,王道迷想要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应用于自己的实验上面。这是一项技术,一项关于能量的转变的技术。
粒子加速管的粒子是电子,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理论上通过电场的回转加速便可以实现强烈的撞击。因此应用的是电能。王道迷就是要将核能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直接产生方法是动能,也就是说,动能越大,转变的电能越大。现在的核电站装置是利用水将核能产生的内能转变水的动能,再由水的动能转变为风扇的动能,最后由风扇的动能转变为电能。
最关键的转变是关于水的转变。水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这里体现了水的受热运动性。但是水还是太慢了,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直接就转变成动能,就好像以前淘汰的汽车和飞机的发动机一样直接利用油的可燃性产生的爆炸直接推动活塞的运动呢,而不在是像以前的核动力船一样,还要有一个介质。
王道迷知道,核聚变的产生需要极大的热能或者是压力,从而使得核聚变反应得以进行。早期的核聚变反应人们并不可以控制起反应的效率,总是猛的一下就反应完了从而使放出巨大的能量。现在人们利用的是改变外界的条件来进行控制核聚变反应。也就是说,当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时候,人们通过对其能量的瞬间吸收来控制反应后的温度和压力。这样,人们就可以在一个黑色的大箱子里面进行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