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王牌神婿 > 零号弦线(二)

王牌神婿 零号弦线(二)

作者:林子铭楚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2:27 来源:258中文

核聚变带来的是一种更加清洁的能源,产生的辐射也更加小,所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能源。于是,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就可能变成了人们未来新能源。基于核聚变的一些特点,科学家们对可控核聚变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其中有两种方式较为著名。一种是惯性约束,将氘和氚两种气体混合进入一个小球,再利用激光或者粒子束向内均匀射入。小球就会向内压缩,温度也急剧升高,氘和氚两种物质也进入了离子态,开始做出近似疯狂的布朗运动。当温度达到点火温度的时候就会触发爆炸,也就是核聚变。这样爆炸会达到每秒三至四次速度,并且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释放强大的高温。然后利用人们已经熟练掌握的热能转化电能的技术就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的能源了。还有一种可控核聚变的方式,就是利用电场来约束氘和氚的原子核。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只要磁场做够强大,再通过特殊的装置,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原子核就会绕着磁场线作者螺旋式的运动,从而约束待反应的核聚变粒子,并且进入离子态,进行核聚变反应。同理人类也利用导热体将热量传导出去,最后转化成电能。

由于第一种方式的自身的局限性和人造粒子束的艰难性,人类将目光锁向了第二种可控核聚变方式。虽然第二种核聚变方式虽然远离简单,但是,人类要做到工业级别的核聚变还是一种不小的技术挑战。不过早在二零二零年,中国就已经研究出来可控核聚变的装置。这种装置因为和太阳的相似性也被人们叫做“人造太阳”。从而人类的能源时代开始迈进“核能时代”。

因为核聚变装置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这种装置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至少来说,核聚变装置并不会因为某一步的差错就会导致聚变像裂变一样疯狂地反应下去。虽然核能的大门真正向着人类打开了,但是核聚变的装置还是太过巨大。就好像十八世纪的“超级计算机”一样,这种核能装置也是个庞然大物。不过在人类的不写努力下,人类还是将核能装置不断缩小。这种基于基础科学上面的科技进步并没有像古代人一样缓慢。二零二零年世界上第一个核聚变装置被用实际的工业上面,到了二零八五年,人类就将核聚变装置缩小到只有两千年的汽车发动机的大小。这么小的核聚变装置足以放进汽车的中,为汽车提供强大长久的能源。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核动力汽车出现了。

纵观人类的能量史,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加高级的能量,就需要提供比较高级的能量作为引子。这样,大自然才会允许我们拥有长久活下去的权利。人类发明的核聚变反应堆装置也是没有例外。核能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是产生核聚变的电能也同样是巨大的。只是相较于核能来说,这种电能还是沧海一粟。似乎,这样对于核能来说好像是不公平的,其实只是物质在无形的转化中,人类在某个层面上没有参与其中而已。

二零八五年,每个中国人的移动设备上面都会显示出这样的一则头条内容: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在火星成功实现软着陆。

这次软着陆意味着中国长达十年时间的火星探测器之旅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可以探测火星的技术的国家。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这次的探测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主要就是因为这次的探测行动,在火星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物质——超密度液体金属,简称“超金属”。

之所以人们对这种新发现的金属称之为“超密度”,是因为人们发现这种金属的密度非常巨大,以至于通常的观测手段都无法计算出这种金属的密度。对于这种金属的简单地观测就吸引的当时中国科学家们的注意。这些科学家认为,不出意外,这将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可是,要想研究这种新发现的物质,就必须要带回到地球上面或者有人去火星上面。

超金属具备流体和金属的双重性质,而且即使是一丁点的物质,其质量也特别巨大。中国自然是不可能将这么独特的发现马上公布于众。于是中国高层领导人在紧急召开的短暂会议之后,意见直接达成一致,马上实行了“火星新物质探索计划”,简称“火星计划”。

这样的计划当然是绝密计划。经过几年时间的筹备,中国再一次启动探索火星计划。这次计划的内容是:“超金属零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试图取出一点超金属的样本待会地球。这次的探索计划的方式类似于中历史上的“嫦娥奔月”,只是将一个可控的机器人放到了火星。和之前的机器人不一样的是,这个机器人更加智能,并且具有返航的能力。但是,这次的火星探索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长时间的空间旅行和火星的恶劣气候都是小事情,主要是因为人们通过观测火星,得到的超密度金属的观测数据是一种不算稳定的物质。这种不算稳定是超密度金属具有能量波动异常。负责这次探索实验的科学家们不禁猜测起来,这会不会是一种未知的生物,还是外星人的科技产物。但是不管是什么,这种探索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核动力引擎的宇宙飞船开始在“轰隆隆”的巨响中飞上天空,在科学家们的视野中缓缓消失。

搭载核动力的引擎的飞船相对于之前的火星探测器要先进很多,至少,这些科学家们不会为宇宙飞船的能源的提心吊胆。有的时候,要是偏离了航线,偏离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还是有充足的能源来回到原来的航线上的。

终于在两个月后,超金属零号来到了火星的同步轨道。经过几天的观察和调整,超密度零号传来了相关火星视频。这种速度远远超出了中国科学家对于超金属零号的预测,但是,这些科学家门并没有高兴起来,而是神色凝重地看着各自面前的屏幕上面显示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超金属零号的软着陆了。像对于位置较精确的着陆,软着陆总是要比硬着陆好的很多。超金属零号在弹射装置下开始射向超金属的位置。由于超金属零号是在绕着火星做着类圆形运动,所以并不能说是射向超密度金属,而是一种类似于抛物线的运动方式。这个简简单单的弹射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需要近乎极限的精确度。这就好像是在测量一件物体的长度,想要获得更高的精度,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更何况飞船的整体还在做圆周运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影响,超金属零号会降落在超金属旁边方圆一千米之外。这样就可以避免对超金属的影响了。超金属零号的速度非常快,整个机身和火星的大气产生了剧烈的摩擦,使放出强烈的热量。当高度距离火星还有两万米的时候,启动了第一级减速装置。第一级减速装置就是一个很大的降落伞。这一级减速装置是有效地,大大缩小了超金属零号的速度,使得超金属零号的机身开始初步降温。当距离火星地面还有一万米的时候,启动了第二轮减速。第二轮减速相对于第一轮减速而言是一种喷射减速方式,利用反推力的原理进行减速。这种减速不但会降低机身的速度,而且不会和降落伞粘合在一起。当超金属零号距离火星地面还剩十米的时候,启动第三级减速。第三级减速也是利用反推力。此时,超金属零号已经变得近乎悬停在空中,然后缓慢的匀速的降落在火星地面上。此时,超金属零号的身旁已经是漫天的灰尘。这些灰尘并不是火星的沙尘暴,而是因为超金属零号喷出的氮气激起的烟尘。

等待超金属零号完美降落在火星上面,超金属零号自身的装置里面出来,来到火星上面的时候,处于地球的科学院的院士们才开始鼓起热烈的掌声。掌声是短暂的,接下来的是采集样本了。

超金属独特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即使是远在地球的科学家都能感受得到,更不要说是正在火星上面的超金属零号。超金属零号一路向着超金属飞奔过去。等到超金属零号来打这块金属面前的时候,便伸出自己身上的钢铁爪子,将超密度金属抓住。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的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都惊掉了下巴。超金属零号竟然只是伸出一个很细个金属爪子就将整块超密度液体金属全部抬起。科学家们震惊了,这不是液态的金属吗?不是有流动性的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这块超密度金属至少有两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然后超金属零号满载而归。

最终,超金属零号还是幸运的。尽管是孤身在外还是没有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在降落的时候,三级减速没有出现肢解或局部肢解。在返航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发动机失灵的情况。能源方面也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断节的情况。在返回的途中基本上也没有偏离航道。总之超金属零号很顺利地返回到地球上面。

科学家们对于超金属零号到来可是高兴坏了迫不及待的想要研究这种金属的所有性质。人们发现,这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固态金属,不可以探究其中的结构,仿佛就是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什么都没有。超金属和通常的金属物质具有相反的性质。比如,金属物质受热会膨胀,但是超金属受热却会收缩,相对应的,当周围的温度。超金属对于温度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热能,当电流通过超金属的时候,似乎电子就消失不见了。另外,无论科学家们怎么努力,总是无法分离超金属,就好像“抽刀断丝水更流”一样,超密度液体金属总是无法被分开。科学家们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将超金属分别处于两种空间,就好像是一杯水分别被剩在两个杯子里面一样。但是这种超金属还是过于执拗,总是不远分离你我。你可以在使用任何的方法将超金属中间掏出一个洞,却不可以斩断超金属使之成为两个稳定的存在。而且,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后,超金属会回复成原装,质量不变,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还有其他的一些性质陆续被后来的科学家研究出来。

直到二十五世纪,超金属开始不在神秘。很多科学家们认为,超金属就是一种受热会收缩的金属。最关键的是,超金属除了受热会收缩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了。因为没有什么用处,超金属开始被科学家们忘却在实验室里面。只是有时候,会有几个好奇的科学家会来研究超金属。二十五世纪,人类开始探索有实际意义的反物质研究。因为,反物质和物质相互碰撞在一起会释放出更加巨大能量。于是,比起研究超金属,反物质的研究好像是更加有意义。王道迷也是反物质研究的一份子。但是,现实的技术还不足以让人们得到反物质的实际的应用。于是,王道迷还是在核聚变反应上面摸索着,是否会有新的发现。

但是,这种核聚变的方式还是太过于麻烦,并且,比较浪费能量,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这一点和人类现在的节约能源的理念是相互违背。核聚变还是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虽然,这些放射性物质相对于核裂变反应来说少了很多,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但是,成千上万个核聚变反应装置在一起,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就不可以忽略不计了。所谓的放射性物质就是有一些原子会发生衰变,然后会发射一些微小的粒子,如中子,玻色子。有些的放射性物质对于地球上面的生物的身体是没有什么伤害的,可是,大多数的放射性物质对地球上面的大多数的生物还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的。关于这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的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很久以前,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方法并不恰当。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处理掉人们留下的核废渣,但是,长时间以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嘴中使人类自食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并且以总是以一种由小部分人制造,大部分人来承受的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