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帝国脉络(二)

三国之龙图天下 帝国脉络(二)

作者:拾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1:37 来源:258中文

并且,最严重的是,由于晋朝是禅让来的,所以皇帝不得不对官僚世族做出让步,那就是官员不需要交税,不但如此,还有更多的福利,这些福利一品最高,之后层层往下递减,一直到九品为止。

而这些官员不但可以让自己免税,还可以让自己的亲人同族免税,除了亲属之外,还可以包庇一定数量的佃农,也就是给自己打工的人。

这样,在法律上就把人分成了三等,一是官员,免税加各种福利。二是官员的亲属,工人,他们也是免税的,三就是普通人。

而普通人会为了免税,而给官员各种好处,之后变成第二阶层…于是这种效应如此反复,官方本来就查不清楚人口和土地,现在就算查的清楚,也压根就收不了多少税,因为大家几乎都是免税的。

国库里面没钱是一个最终目标,但是在之前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面,没有钱袋子在手的皇帝完完全全就是世家豪族推出来的一个傀儡,他们想要换掉就换掉。

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个情况,那就是没钱就组织不起来军队啊…结果大家都知道喽,于是晋朝灭亡。

晋朝之后就是南北朝了嘛。

南朝的开国皇帝还是很明事理的,没有顾虑豪族太多,而是直接下狠手打击了豪族,整顿吏治,让经济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清明,后来的几个皇帝也比较给力,但是一遇到一个奢靡一点的,比如说崇尚佛道那个,花钱一花多一点,国家就撑不住了。

北魏的时候则是发起了一次不差于当初汉武帝一样的经济改革,就是当时他们也发现了收不上税的这个问题,于是当初的一个人,李冲提出了建议,弄出来一个三长制,就是五家设一长邻长,五个邻长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让他们负责查清人口和土地。

而担当这些的人必须是当地有威望的人,之后当了的话会有免税等优惠。

有了这个东西,他们就可以迅速的查清人口和土地了,这样的话就可以扩大税基。

有钱就哈哈哈,对吧,所以他们过得还是比较顺的,顺带的将这种制度传承了下去。

南北朝后就是隋朝。

隋朝在刚建立不几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尤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仓库里面的钱粮已经满了,满的根本装不下,甚至需要再多建几个仓库。

按理说,这样的景象,怎么说也要经历十几年才行吧?但是杨坚用几年就做到了,史称开皇之治。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杨坚弄出了一套相当高效的抽税系统,他为了查清楚人口和土地的数量,甚至亲自去一个一个让官员带着数据来汇报,之后再审查。

这样自然财政就起来了,但是相应而来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刚刚建国,百姓都比较穷,如果你查的太清楚的话,许多人其实是交不起税的…再加上上面的官员看到皇帝对查税这么热衷,于是立马投其所好,加大了书面上的数据,有一次报土地一共有将近六百多亿的耕田…而咱们现在的天朝才差不多这个数。

这代表什么呢?一定是造假啊!只不过杨坚本人不知道,他还认为自己的统治很棒,甚至有的时候会下令免税,然而这没有什么卵用…

很明显的,土地只有一个,你却说有两个,那多一个的税谁交?老百姓啊!所以隋朝时期的经济繁荣,不是社会的,而是政府的。

倘若就这么下去也就罢了,然而后来的杨广在看到自己有这么多钱后,直接就要想着打仗…那结果可想而知,本来百姓们都已经被逼的快活不下去了,你这边再一打仗,那就更完了啊。

于是,这个虚假的繁荣顿时承受不住这样的测试,直接崩塌了,隋朝也跟着覆灭。

这时候就要说清一件事,那就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查清税基是必须的,毕竟这是财政的根本,然而在收税的基本上,却也不要查的太清楚,那样的话就会造成隋朝这样的悲剧,保持一个模糊的界限才是最好的。

随后就是唐朝。

唐朝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毛病,就是开国皇帝不懂经济学,不但不懂,而且还特别天真和无知。

他当时创立了一种,名为公廨制的东西,就是给官员发的钱不是让他们直接花的,而是顺带的再给一个田地,让他们自己拿这个田地赚钱,之后就不用发俸禄了。

关键是吧,你不能指望那些天天读四书五经的官员会理财…把田放他们手上自然是会亏的,而且随着官员手里面的职位田越来越多的,自然还是要占据百姓的田…这些个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李世民哪里的时候,就想要把这个改一下。

只不过这样的话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把这个制度给撤销了,那原本应该发给官员的那份钱谁出?

在最开始的时候,唐太宗还找了全国比较富有的那些富户,让他们出这份钱,只不过时间久了谁就都不愿意了啊,最后因为民怨沸腾,他才把这个方法给撤销了。

他还弄了一个名为捉钱令史的东西,就是让这帮人出去放贷,之后赚利息,但这个利息是有指标的,每年必须完成多少多少。

但问题就来了,社会上哪有那么多人借钱啊…久而久之的,官员为了完成指标,只能强迫别人借钱,之后放高利贷。

不用想的,这么一个智障制度最后也被废除了。

到唐中期的时候,日渐庞大的官僚系统已经让朝廷有点养不起了,再加上对外要打仗,于是就设立了节度使这么一个东西。

节度使掌握了军权,经济,监察权,各种权利集于一身,而且还能在自己的地盘收税…最开始弄这个东西是为了让节度使自己把养军队的费用解决了,朝廷就不管了,但没想到最后却养出了一头凶兽。

等到后来的时候那就是更没钱了,于是各种被称为“史”的人出现了,他们帮助政府敛财,一般是收盐铁,青苗,租庸等税…这样多而繁杂的税自然让老百姓顶不住。

当然,虽然财政失调在唐朝很重要,但坑他们最恨的,还是藩镇这个东西…最后甚至为了削弱藩镇,连着自己一起打,把藩镇的兵权分散削弱了,连带着自己也被削弱…

之后就死了呗。

当然,这里面要插一句,那就是皇帝换地方住。

很多唐朝皇帝都会动不动就去洛阳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长安已经穷了,必须要别的地方运输粮食才能维持住,而运输粮食这笔费用毫无疑问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皇帝到洛阳哪里去住,可以减轻财政压力。

宋朝走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