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聊斋二郎神 > 第42章 唐公的两面

聊斋二郎神 第42章 唐公的两面

作者:王二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09:09:11 来源:258中文

第二天,两千余能骑射者选了出来,李渊登上城楼,看着下面的将士,开始了誓师动员大会。

只听他朗声道:“本次出征塞外,意在重创突厥,守护马邑郡城,变被动为主动。众位将士,有没有信心?”

“有!”声音虽然齐整,但并不高昂,显然这两千余名骑兵并无信心。

想想也是,突厥世代居大漠,从小与战马为伍,精于骑射。他们虽是骑兵,但进入塞外,等于是进入了突厥熟悉的地盘,突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让他们如何有信心?

莫说他们,就是铁纲靖这等神箭手也缺乏信心。此前对塞外的印象来自于电视上,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现在他第一次踏上塞外,去与常年骚扰边境的残暴的突厥骑兵血拼。

他不怕血拼,守雁门的时候,他射死了数十个突厥骑兵,还有几个特勤,堪称突厥人的死神。他怕的是大漠太广袤,万一迷路了怎么办?万一落单了怎么办?都是骑兵,冲起来谁也顾不了谁,迷路、落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渊见众人士气低昂,喝道:“抬起你们头来,看着我!你们别忘了,东突厥人背信弃义,前不久背弃盟约,将圣上围困在雁门将近一个月,这是国恨!东突厥人常年骚扰边境,到处烧杀抢掠,奸**女,无数家庭被害得妻离子散,这是家仇!在如此深重的国恨家仇下,你们竟然畏畏缩缩,不敢奋起抗击东突厥人。你们是打算被动等死,任由他们攻破马邑郡城,对马邑来个杀光、烧光、抢光,这样你们才甘心?”

铁纲靖只觉热血开始上涌,原来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是学的突厥人,实在可恶、可恨!

他高喊道:“不杀退突厥鬼子誓不罢休!”

这是情绪上来了,一下没控制住,情不自禁喊出来了。

虽然打断了李渊的喊话,但是李渊对他还是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继续道:“突厥人的手段不是没有领教过,可你们现在表现令我很失望,你们是不是打算坐以待毙?回答我!”

“不是!”两千余骑兵喊道。

“你们的士气在哪里?大声点告诉我!”

“不是!”

每一个骑兵用尽全力吼出了这两个字,山呼海啸一般。

“你们可还记得国恨家仇?”

“记得!”

马邑郡城的守兵有不少是就近招募来的,他们多数与突厥人有着血海深仇,对国恨家仇有着切肤般的体会。

“那你们如何对付突厥人?”李渊大声问道。

“杀!杀!杀!”

这次是地动山摇般的气势。

“去哪里杀?”

“去塞外!”

没有经过训练,每个人喊出一样的字词,整齐划一,士气高昂,声音响彻天际。

李渊下了城楼,骑上战马,大喊道:“这才是我大隋的好男儿!出发!”

一马当先飞奔出城,晋阳四少、刘武周、丘行恭等人和两千骑兵紧随其后。

李靖看着两千铁骑扬起的烟尘渐渐逝去,眼神一直收不回来。

“李将军,你在想什么?”

王仁恭的问题把李靖的思绪拉回来。

李靖淡然一笑,道:“王公,你觉得唐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公?”王仁恭很奇怪李靖怎么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回道:“将门世家出身,豪放旷达,有勇有谋有担当,是一个帅才。我要是年轻二十岁,或许能有他这种豪放,但是领导能力与他相差甚远。现在我老了,变得保守,更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李靖点头道:“王公说的不错,唐公豪放有担当,与我在晋阳时所见的唐公判若两人,因此才觉得奇怪。”

“是吗?唐公在晋阳是什么样子?”王仁恭好奇心起来了。

“他在晋阳是夜夜笙歌,耽于酒色,与晋阳宫宫监裴寂关系最好,时常一起通宵达旦下棋、玩乐。虽说他的部队在晋阳纪律严明,但他给人的感觉是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人。所以他在马邑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是这样吗?”王仁恭沉思了一阵,道:“我能理解唐公为何如此。因为谶言的存在,圣上对李姓颇为猜忌,所以唐公表现出贪图享乐的样子,来缓解圣上对他的猜忌。唉,这只是官场的生存之道,不足为奇。”

他拍了拍李靖的肩膀,下城楼去了,留下李靖望着远去的铁骑沉思。

马邑位于大同盆地南端,盆地内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其所在位置三面环山,西北部是洪涛山山脉,主峰大贝山;西南是管涔山山脉,主峰黑驼山;东南为恒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走势,主峰馒头山。

出了马邑,到了塞外,李渊带领两千骑兵,饮食行止都与突厥骑兵一样,没有分毫差别。他们沿着桑乾河,放开缰绳,任由战马随意驰行,或饮水,或吃草,全凭战马的性子。

当然李渊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其实早已安排了十几名斥候,外出侦察,随时掌握突厥骑兵动向。

见到飞鸟走兽,李渊则会组织大家进行围猎。两千铁骑跑到塞外来,不像是跟突厥干仗,倒向是为了打猎而来,丝毫不把突厥骑兵放在眼里。

天干物燥,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这条起源于管涔山的桑乾河,岁月静好地流向大同,滋养着大同盆地生灵。

深秋时节,不远处的洪涛山染上了秋色,层林浸染,这是塞外最好的风景。等到入冬,树枯叶黄,就欣赏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铁纲靖牵着乌骓马,来到桑乾河边,让乌骓马喝足了水,给它梳理一下毛发。乌骓马本就来自塞外,此次来到这里显得轻车熟路,如鱼得水。

接近中午,日头有些烈,天气热了起来。

铁纲靖解开披风,挂在乌骓马上,骂道:“都这个季节,塞外气温怎么跟南方一样燥热?”他跪在河边,趴着洗了一把脸。

“气温高,天气反常,说明寒潮就要来了,这是突厥入寇边关的信号。”一旁的长孙无忌对铁纲靖的疑惑做了解释。

他是鲜卑贵族,祖上起源于蒙古高原,这塞外、漠北的气候颇为熟悉。

忽然一只南飞的大雁落在桑乾河,溅起了一阵水花,不远处传来李渊和李世民豪放的笑声。

深秋的桑乾河水流小,侯君集脱掉鞋,卷起裤脚,趟着水过去把大雁捡过来,上面插了两只箭。

他将大雁送到李渊、李世民面前,道:“唐公和二公子果真神箭无敌,两支箭均射中大雁的要害,此等神箭术可说是万中无一。而今我一下就目睹到了两位神箭手的神箭,可说万分荣幸,对唐公和二公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

李渊和李世民是喜笑颜开,发出爽朗的笑声。

李渊道:“二郎,距离上次咱父子俩比箭已有半年多,你现在射术精进不少,不亚于为父壮年时期,用不了多久,你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父亲大人,我的射术精进得益于一位好友的鞭策。他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已成为了一名神射手,箭术与我不相上下。我若是不勤加练习,只怕会被他甩远了。”李世民道。

“年轻人中还有你这等神箭手,我倒有兴趣认识一下,是你这位同年吗?”李渊指着侯君集问。

“君集虽是不错的射手,不过我说的是刘大人的儿子刘树义。”

李世民扭头寻找,见刘树义和长孙无忌在桑乾河边聊天气,叫道:“树义,你来一下。”

刘树义一路小跑过来,道:“唐公、世民兄,你们好,叫我有事吗?”

由于侯君集喜欢围着李世民转,所以铁纲靖平时跟长孙无忌待的时间多一些。

“父亲大人,就是他。上个月我们在恒山脚下论箭,他能连射十五箭,不仅连射速度快,而且命中率高,十五支箭命中十二只大雁,射术非常高超。”

李世民对刘树义一顿猛夸,刘树义听了满心欢喜,一旁的侯君集则是满脸尴尬。他拍马屁,结果李世民父子却猛夸刘树义,让他心里异常难受。

李渊拍了拍刘树义的肩膀,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刘文静的儿子刘树义,我记住你了。”

“多谢唐公抬举!我以后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唐公的期望。”

刘树义非常高兴,李渊位高权重,又是外戚和顶级贵族,若能得到李渊的另眼相看,他以后有望飞黄腾达。

看着刘树义卑躬屈膝的样子,铁纲靖没有出声。君子成人之美,刘树义要追求功名,就给他这个机会。而且巴结李渊等于是巴结李世民,都是为了大唐。

不过当他看见侯君集难看的脸色,不禁同情此人。自从他穿越到刘树义身体后,侯君集面对刘树义就处处吃瘪,再没有占过便宜,成为“晋阳四少”中最底层那一个。

而刘树义的地位则迅速蹿升,除了身份阶层不如长孙无忌,在其他方面已经盖过了长孙无忌风头,目前来看,仅次于李世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